建设“救心高速路” 全力以赴为人民

2019-06-20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洛阳新闻 浏览:10332 次 

建设“救心高速路” 全力以赴为人民
——来自洛阳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的报告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高 鸽/文  刘云飞 卢俊喆/图

   新常态下,伴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优化升级,健康中国建设的步伐也在日益加快,胸痛中心的建设就是其中的亮丽画卷之一。
    近年来,具有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如高脂血症患者、高血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人群,在一些应激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胸痛,而且有些胸痛一旦发生,可能就是致命性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吃饭前还好好的,饭还没吃完就捂着胸口倒在了地上;也有人突发胸痛,来不及赶到医院,心跳就停止了。
    “建设胸痛中心,为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高效和规范的诊疗服务,刻不容缓!”洛阳市中心医院副院长韩保卫说。胸痛中心建设就是通过多学科协作优化诊疗流程,为急性胸痛患者建立快速诊疗通道,缩短胸痛患者的确诊时间和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时间,降低诊疗费用,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再次住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7年11月25日,洛阳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成立,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相关科室积极协作、共同努力,在经历了一系列复杂而艰辛的过程之后,最终于今年3月顺利通过了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的认证。从胸痛中心成立到通过认证,洛阳市中心医院一路走来,建成的救心“高速路”,成为健康洛阳建设中丰碑式的“系统工程”和“福民工程”。

    “救心高速路”上,胸痛中心争分夺秒、屡建奇功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洛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岳磊说。作为胸痛中心的前沿阵地,急诊科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无缝衔接,以便进行快速、及时、有效的抢救,提高急性胸痛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岳磊介绍,去年,该院急诊科接诊了一名急性胸痛患者。该科医生赵留全一路跑着将患者推到了导管室;医院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团队及时响应,在第一时间开通导管室,患者从上台到造影结束仅耗时5分钟;住院处提前开好住院证,并对患者住院费用进行了担保。
    在抢救胸痛患者生命时,被誉为“救心高速路”的胸痛中心,是如何显神威的?下面几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最具说服力。
    镜头一:争分夺秒,18分钟心肌梗死患者起死回生
    “患者王某是我院胸痛中心建设的受益者之一!”洛阳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心血管内科主任张守彦博士说,“从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开通血管时间,国际标准是90分钟,而抢救王某用时仅为18分钟!”
    5月6日11时50分,50岁的王某突发胸痛,伴气短、乏力、大汗,持续不能缓解。王某自行至附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4时44分,洛阳市中心医院急救人员乘救护车到达转诊医院,经胸痛中心微信群传输心电图,CCU(冠心病监护病房)值班医师陈绘丽明确诊断,导管室值班人员迅速就位,完善一切术前准备,等待患者到来。
    同时,洛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及住院处的工作人员,依据微信群中患者身份证信息,为患者挂号并开好了住院证。15时32分,救护车到达医院大门,直接将患者送至导管室。15时50分,医务人员成功为患者开通闭塞血管。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镜头二:实力说话,主动脉夹层手术实现“两短一快”
    心外科是胸痛中心重要技术支撑科室之一。近年来,该院心外科开展了主动脉夹层等心脏大血管手术、微创冠脉搭桥术、微创瓣膜置换/成形术及微创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治疗等,仅去年一年就完成手术1061例。
    该院心外科主任陈兴澎博士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病例。5月8日,38岁的患者刘某急诊入院,紧急术前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刘某当天8时被送往手术室,17时30分返回重症监护室;经过精心监护,次日1时35分顺利撤掉呼吸机、气管插管;经过一天的系统治疗、护理,5月10日10时,顺利转出重症监护室。
    陈兴澎说,常规主动脉夹层手术时间一般在十几个小时,刘某切皮开始时间是9时10分,手术结束时间为16时10分;而术后拔管时间一般为5~8天。刘某的抢救重点突出了“两短一快”,即:手术过程短、术后恢复快、带机时间短!
    镜头三:生命速递,65岁男子33分钟成功获救
    5月26日5时30分,65岁的刘先生出现胸闷、胸痛,伴大汗淋漓、乏力、纳差、恶心、干呕等症状,持续不能缓解,并有短暂意识丧失,伴大便失禁。患者自行至就近医院时,已经耽搁了较长时间。
    洛阳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微信接到患者首次就诊医院上传的信息和心电图后,重症监护室值班医生迅速分析病情,考虑患者梗死血管为右冠状动脉,越早开通血管患者获益越大,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急诊科值班护士立即为患者建卡。
    10时35分,患者被送达医院,直接绕行急诊科和CCU到达导管室。值班医生再次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同时护士给患者测血压、进行心电监护、指脉氧监测。郑卫峰、刘磊医师成功穿刺血管,进行冠脉造影明确诊断,并指引导丝于11时8分通过病变处,11时10分球囊扩张,扩张后TIMI(血流分级)3级,后植入支架1枚。患者胸痛症状消失,安全返回病房。
    该患者从进医院大门到医务人员成功送入导丝时间间隔为33分钟。

    “救心高速路”上,胸痛中心链条拉长、普惠更多

    “我们的‘救心高速路’上,有一群职业‘护心人’,每天24小时准备着,全力以赴跟死神‘抢人’!”韩保卫说。早在2005年,该院就开始着手建立急性胸痛患者的综合救治系统,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该院年均接诊急性胸痛患者8000例以上;从去年到目前的17个月时间,就接诊急性胸痛患者1.5万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千例。
    据介绍,目前,该院胸痛中心采取6组轮换、24小时值班制度,每组都配备有2名医生和1名护士,随时待命。胸痛患者进入绿色通道后立刻检查治疗,患者达到导管室或入住科室后再办理住院手续,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直接绕行急诊科和CCU,进入导管室开通血管,大大缩短了高危胸痛的救治时间。CCU与急救中心通过微信实现信息共享,最大限度为抢救患者争取时间。
    专业做强,链条拉长,普惠更多。为了提高洛阳地区心血管病救治能力,近年来,该院连续举办了8届“长城心脏重症与预防康复论坛”,举办了2届“洛阳心律与心电高峰论坛”,并坚持到网络医院、附近社区进行胸痛救治的健康巡讲。目前,该院已与洛阳市的多家医院签订合作协议,胸痛中心救治网络覆盖人群超过200万人,为患者享受到更为快捷、优质、安全的救治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胸痛患者的救治中,急救、康复、预防缺一不可。其中,急救是中心,预防是基础,康复是根本!”张守彦说,胸痛患者在救治后不是低质量的生存者,应该成为高质量的生活者。在该院,胸痛患者被成功救治之后,一定会进入心脏康复程序,心脏预防康复中心会安排专职的医生对患者进行评估,为患者开出运动处方、药物处方、心理处方、营养处方和戒烟处方五大处方,帮助患者进行身体和心理的全方位康复,同时还要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宣教,预防其再次发病。
    “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韩保卫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胸痛中心建设贯穿了“整体救治的原则、快速的反应体系、协同的管理机制、相应的实施细则”,但最终目的是为胸痛患者解危,为健康中国助力,这就是他们的初衷!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