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防治漫谈(上)

2019-07-0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闻 浏览:17803 次 

河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 韩 风

胆囊癌是指原发于胆囊以及胆囊颈部的恶性肿瘤,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第六位。胆囊癌发病隐匿,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或黄疸等。胆囊癌预后差,总的5年生存率不足5%。
胆囊癌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是胆囊癌的高危因素。胆囊癌与胆结石有密切关系,欧美国家胆囊癌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为54.3%~100%,国内为20%~82.6%。
研究结果显示:胆囊结石患者日后罹患胆囊癌者可达3%~14%;胆囊结石患者患胆囊癌的风险是无胆囊结石人群的13.7倍;在胆囊结石患者中,单个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者,患胆囊癌的风险是直径大于1厘米者的10倍。
两者关系为什么这么密切?一般认为,这是结石对胆囊黏膜的长期物理刺激或同时合并慢性炎症、感染细菌的产物中有致癌物质等因素致胆囊黏膜增生,进而出现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的结果。
2.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与胆囊癌有一定的关系,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与胆囊癌往往合并存在。胆囊黏膜经化生、增生或息肉样变可演变成原位癌。专家认为,胆囊不典型增生到晚期癌的进展时间大约为15年。
3.胆囊腺瘤:胆囊腺瘤分为乳头状腺瘤、管状腺瘤、管状乳头状腺瘤。胆囊腺瘤的特征多为有蒂、单发,无蒂或宽基底者癌变机会较大,目前已被公认为癌前病变,一般认为其癌变率在10%左右。若合并胆囊结石,癌变的危险性增加;肿瘤直径10毫米以上者,癌变可能较性大。
4.胆囊腺肌增生症:胆囊腺肌症是一种增生性疾病,主要以胆囊黏膜和肌层增生为特点,形成壁内憩室、囊肿等。过去,有人认为胆囊腺肌增生症无癌变可能,但近年日本、法国等陆续出现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基础上发生胆囊癌的报道。
5.胆胰汇合部畸形:胰胆管汇合部畸形,即胰胆管合流为先天性消化系统畸形。关于胰管合流异常引起胆囊癌的机制,目前最合理的解释是胰液的反流。胰液引起胆囊癌的机制,可能是由于胆汁中卵磷脂被胰液中的磷酸酯α2水解产生脱脂酸卵磷脂,后者有损害细胞膜的作用,积聚在胆囊壁内刺激胆囊上皮,使上皮细胞发生变性,非典型增生以致癌变。
6.工业致癌物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氮甲苯、亚硝胺等可导致胆囊癌的发生。其他经常接触致癌物质者,胆囊癌发生率较高。
7.雌激素:美国一项调查发现,每10万人口中每年胆囊癌的发生率为男性1.1人,女性2.2人;而日本则为男性0.7人,女性1.5人。因此,有学者推测,这可能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有关。
8.其他:胆囊癌的发生还与年龄有关,原发性胆囊癌多在50~70岁的中老年人中产生;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30%可增加胆囊癌发生的危险性,体重指数大于或等于24是胆囊癌的高危因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胆道肿瘤的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10倍,但具体原因不明,可能与胆汁酸代谢改变有关。
胆囊癌有哪些症状要警惕
胆囊癌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或只有慢性胆囊炎的症状,早期诊断很困难,一旦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包块、黄疸等,病变已到晚期,其各种检查亦出现异常。因此,对于胆囊区不适或疼痛的患者,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有胆囊结石、炎症、息肉者),应定期进行超声检查,以求早日明确诊断。
1.右上腹疼痛:大部分患者出现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并有阵发性加剧,向右肩及腰背放射。此症状占84%,由于胆囊癌多与胆囊结石、炎症并存,故疼痛性质与结石性胆囊炎相似,开始为右上腹不适,继之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有时伴阵发性剧痛并向右肩放射。
2.消化道症状:近90%的胆囊癌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比如讨厌油腻食物,这是因为胆囊在一定程度上更新换代对脂肪消化减弱导致的,也有一些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在食欲方面也会减退。
3.黄疸:由于癌肿的扩散,1/3~1/2的患者出现黄疸。少数患者的黄疸为首发症状,多数黄疸出现在疼痛之后,黄疸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少数患者表现为间歇性黄疸。黄疸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现,占36.5%,多由于癌组织侵犯胆管,引起恶性梗阻所致;同时,伴有消瘦、乏力,甚至出现恶病质,皮肤黏膜黄染,伴难以治疗的皮肤瘙痒。
4.畏寒、发热:多出现于癌肿晚期,25.9%的患者出现发热,并可有高热持续不退。当出现这种症状时,基本上已处于癌症晚期。
5.右上腹肿块:病变发展到晚期,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现肿块,占54.5%。这是因为肿瘤在迅速增长时会阻塞胆管,使得胆囊肿大出现。另外,肿瘤侵及肝、胃、十二指肠、横结肠等,也可出现相应部位包块。

 

专家简介

韩风,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兼任中国抗癌协会胆道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常委等职务。他擅长肝胆胰腺肿瘤的根治性手术及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胰体尾癌切除术、脾脏切除术、肝囊肿开窗引流术等微创治疗项目,先后发表论文十几篇,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获得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两项。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