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400公里 “人工魔肺”助危重患儿安全转运

2019-08-08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临床荟萃 浏览:12505 次 


——河南省儿童医院安全转运并积极抢救心肌炎患儿
□丁 玲  王 晨

    4岁半男童突发暴发性心肌炎,情况不断恶化……虽经当地全力抢救,但孩子生命依然危在旦夕。
    河南省儿童医院接到求助信息后,立即派出ECMO(体外膜肺氧合)专家小组奔赴200公里外的安阳,为患儿成功安装ECMO人工心肺,并将患儿安全转运至郑州,展开进一步治疗。

一脚踏进鬼门关
4岁半娃患了暴发性心肌炎

    7月27日下午,家住濮阳的男孩小哲(化名)出现发热等症状。家人喂完药后,小哲发热症状有所缓解。但是,2天后,发热反复,孩子精神萎靡。家人放心不下,将其送到孩子爷爷所在的安阳某医院。
    经检查,医务人员发现孩子心肌酶严重升高、心电图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这种病发展迅速,病情重,急性期病死率高。
    医务人员虽积极救治,但孩子的病情在持续恶化,生命垂危,随时都有心脏停搏的风险。当地医生立刻想到河南省儿童医院ECMO团队。

与死神赛跑
ECMO驰援安阳

    7月30日8时许,河南省儿童医院120转运中心接到当地医院紧急救助电话后,立即与医院ECMO救治小组取得联系。
    仅15分钟,ECMO专家救治组人员——外科监护室副主任王风,胸心外科副主任医师崔亚洲,外科监护室主治医师原艳丽、程文哲,护士长姬响华、护士李慧,带着抢救设备迅速集结到位。经过2小时的奔波,顾不上休息,ECMO救治小组成员立即赶到病房详细了解孩子的病情。
    救治小组一边对孩子的瞳孔、血压、心率、呼吸等进行评估,一边积极与孩子家长进行沟通,充分说明ECMO的作用及长途转运中的各类风险。
    “孩子平时身体不错,也很少生病,这次生病怎么这么要命呢?”对于小哲的病情,家人迟迟想不通。
    王风与孩子家长充分沟通并征得同意后,救助小组立即着手为患儿建立了VA-ECMO(动静脉体外膜肺)支持治疗。但当时,孩子心率仅为每分钟20~30,且一度出现心脏骤停。专家在给予心脏按压的同时,快速建立动静脉检测及置管。经过医务人员1小时的不懈努力,VA-ECMO成功建立。

严阵以待
顺利跨过转运难关

    成功闯过第一关,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长途转运带来的风险。
    此时已到中午,待小哲情况稍微稳定后,急救车载着孩子、专家组成员和ECMO直奔郑州。一路上,大家不敢有丝毫懈怠,镇静镇痛药物应用、血压监测、静脉药物使用……小组成员目不转睛地盯着各种仪器、设备和连通孩子生命的管道,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仪器参数,全力保障患儿在转运途中的安全。
    此时,河南省儿童医院外科监护室也已做好准备,ECMO救助小组成员、外科监护室主任王洁与护士长王欢欢开通绿色通道,腾出单间病房,准备好各种药品及设备,等待着孩子的到来。
    下午4时,孩子安全抵达河南省儿童医院,ECMO救助小组立即开展相关抢救及治疗。
    王洁说:“除了孩子心脏情况不佳外,此次救助还涉及异地装机和长途转运,抢救风险更高,救治难度及责任也更大。目前,经过医院全力抢救,孩子自主心率已经恢复。”

ECMO
孩子生命的守护神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英文缩写,俗称“人工魔肺”,是通过建立动静脉管路,为机体并联一个人工心脏和肺脏,可以全部或部分替代生理心脏和肺脏的功能,从而在机体心、肺功能不全的时候维持机体正常血液循环,为全身各脏器提供血液。
    ECMO虽然能为可逆性心肺功能衰竭且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间,但对技术及多专业协作的要求极高,需要多专业的精细配合才能实施。
    同时,危重症患儿ECMO转运也是急救领域公认的难度系数很高的转运方式。
    从2017年开始,河南省儿童医院ECMO专家团队已完成了30例心肺功能衰竭患儿的ECMO救治,其中包括成功救治了出生仅12小时、体重仅2.6千克的宝宝。河南省儿童医院ECMO团队不断提高核心技术优势,为更多省内乃至周边省市的危重症患儿打开了一条绿色生命通道。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