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微创陶瓷棒植入术小技巧——关节内积液与积气的处理
2019-09-0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临床荟萃 浏览:10360 次□陈献韬
近段时间,不断有医生朋友发来微信,咨询微创陶瓷棒的手术技巧。今天,我就把我们的心得分享给大家。
病例:患者,男性,5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髋疼痛并活动受限40天,加重1周,经磁共振检查确诊为“左侧股骨头坏死”,在我院接受微创陶瓷棒植入术。
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左侧股骨头存在大量积液,股骨头、股骨颈广泛骨髓水肿。
我们了解患者的病史后,怀疑患者是饮酒造成的股骨头坏死。通过X线片我们能看到股骨头内的巨大坏死区。
经术前讨论及病情沟通,我们决定为患者进行微创病灶清除、陶瓷棒植入术。
透视下斯氏针定位要点:患肢内旋15°,用直径3毫米斯氏针从体表大转子最高点以远5厘米左右进针,进针点与小转子下缘平齐,目标定位为坏死灶中心区。然后用扩髓钻逐步减压,每进3厘米顺时针拔出铰刀,收集带出的骨泥及流出的骨髓血。进针深度以软骨下骨5毫米为宜,一定要及时进行正位、蛙位透视(G形臂时看轴位),避免正位正常而蛙位却突破关节面的情况。
随后,使用潜行扩大器进行病灶死骨的清除,由于设计者的巧妙构思,可以较为彻底、快速地清理死骨,但器械大小型号的选择要以病灶大小为参考。
刮除死骨后,以输液管高压注射器冲洗股骨头内部,清理死骨残渣、脂肪粒,减轻骨髓水肿。
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定位斯氏针常常会突破关节面。那么,问题来了:斯氏针突破关节面不是大问题,可方便地降低关节内压,但植骨过程中也会因此进入空气。患者术前关节内就有大量积液,这下又进去不少空气,该怎么办?
其实,空气可于术后自行吸收,但既然也有积液,不如一并处理。我们采用的是麻醉穿刺针放气、放液。以大转子为进针参照点,于髋关节前外侧进针(当然透视下更准确),稍微压迫关节前方,可见气、液喷出。
术后,复查X线片,结果显示:股骨头内可见坏死区植骨充分,陶瓷棒长短适宜,关节内无空气残留。术后1周,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