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组织第一次全省中医师考试到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

2019-09-2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闻 浏览:15342 次 

本报记者 索晓灿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韩俊钦从拜师学中医到现在也刚好70年。谈及中医药事业发展,这位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的首任局长依然心潮澎湃。从结缘中医到参加全省“统考”,从成为河南中医学院(现为河南中医药大学)教师到从事中医行政管理工作35年,韩俊钦的经历与全省乃至全国的中医药事业发展紧密相连。

 

“中医师临时开业执照”(大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供图)

 

全省“统考”和“中医师临时开业执照”
“我11岁那年(1943年),全家八口人只有我没得病,家里请医生、熬药的事情都是我来操办的。那时我就想,要学看病、当医生!”韩俊钦说。
韩俊钦学医的愿望在1947年开始付诸实践:背诵汤头歌、药性赋,借读《寿世保元》《医宗金鉴》等。凭借自小打下的古文基础,他开始自学中医。
1949年春,韩俊钦从山东曹县来到河南民权,正式拜习医的族伯父为师。在跟随族伯父读医书的同时,韩俊钦在实践中学习中医临证,慢慢地也能给老百姓看病了。
1950年,河南面向全省中医组织统一考试。这场考试没有参考书目,没有具体的考试范围,参加考试的韩俊钦硬着头皮上。现在,他仍能记起当时考卷上的内容:“考试题有八珍汤主治何证,何为六经辨证等,涉及《伤寒论》《内经》等中医经典。”通过考试的人都拿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中医师临时开业执照”。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第一批“中医师临时开业执照”。
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中医多以个体开业形式应诊,而且较为分散,水平参差不齐。1951年,卫生部要求加强基层卫生工作。河南的广大医师,尤其是经过进修的中医师联合起来开办诊所,在基层负责医疗和卫生防疫工作。
1952年,韩俊钦和当地其他3个考取“中医师临时开业执照”的人一起,响应党和政府号召,自筹资金、自购设备和药品,共同组建了联合诊所。韩俊钦回忆说,当时应诊的4个人都是中医,诊病依靠“一个枕头、三根指头”,老百姓吃的药多数是中药,“简、便、验、廉”的中医药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效缓解了基层医疗资源短缺和布局不均衡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贯彻了中医政策。
除了诊治疾病,韩俊钦们还负责当地防疫和健康知识宣传工作。“扫帚响、粪堆长,讲卫生、多打粮。”那时候的农村,伤寒、疟疾、小儿猩红热等疾病高发,通过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卫生宣传口号,老百姓学到了卫生知识,慢慢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
1957年,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前身)面向全省组织师资教学研究班,培养中医教学人才。韩俊钦通过选拔后入班学习,并留校任职。此后一两年内,他见证了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更名为河南中医学院(1958年)、河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现为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成立(1959年)等。
“打不烂的中医药大学”
1959~1962年,口粮严重短缺,全国精简机构、下放人员。在河南,越来越多的中医学徒成为下放对象,离开名老中医自谋生路。彼时,全省中医队伍后继乏人、学术经验无人继承、事业发展低迷。1961年春,刚刚入职河南省卫生厅中医处的韩俊钦面临这样的难题。此后一年内,他深入基层,拜访了将近200位在当地有名气的中医,对全省的中医情况有了初步了解。河南省卫生厅也摸清了全省中医的“家底”。
河南省卫生厅在上交省委的精简报告中提到,国家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中,现有1440名中医学徒,应列入国家计划,为了继承中医的学术经验,今后应保持这个数目不变,出师一个补充一个。这句话,在省委的批文中得以保留,也为全省开展中医师带徒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1962年,韩俊钦牵头制定了河南省中医师带徒方案(《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公立医疗机构中医带徒弟试行办法(草案)》),明确全省中医师带徒实行“五统一”(统一招收、统一教学计划、统一考试出师、统一发出师证、统一分配工作);坚持集中上课学理论,分散跟师学经验。方案规定,全省中医学徒1440个编制名额,坚持出师一个、招收一个,保持总量不变。同时,中医学徒纳入事业编制,供给商品粮、发补贴,享受与大专院校毕业生同等待遇的优惠政策,保证全省中医师带徒工作顺利进行。
有了徒弟,还要对全省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和继承整理。1963年,河南省卫生厅为972位名老中医建立技术档案,于1964年从中确定99位老中医为第一批抢救继承对象,并为他们选配助手或徒弟,系统继承整理名老中医经验。1962~1985年,全省先后培养中医学徒4000余人,第二届“国医大师”唐祖宣,首届“全国名中医”毛德西、崔公让等一大批名医都是中医学徒出身,还有很多人成为中医各学科带头人,全省中医总体水平提升。在1982年召开的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上,时任卫生部部长崔月犁说,河南办成了一个“分散的中医药大学”,而且是“打不烂的中医药大学”。
全省中医行业管理工作全面铺开
从1961年到20世纪80年代,韩俊钦从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管理经验丰富、思路清晰的河南省卫生厅中医处处长。在那个时期,河南制定了一系列制度,选拔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卫生和中医管理干部。
1986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韩俊钦被抽调至北京,参与国家中医管理局的筹建工作,执笔起草了国家中医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等重要文件,参与起草中医医政、科研、教育等规范性文件。此外,他还常年作为文件起草小组成员参与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筹备工作。
1988年,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成立,韩俊钦任首任局长。他带领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全体成员,对全省中医工作的发展战略、指导方针、工作重点和资源配置进行调整和规划,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并开始组织实施。全省各地市卫生局全部设立中医科,部分县(市)设置了卫生局中医股(科),自上而下的中医管理体系开始建立,宏观管理得到加强,事业发展能力和行业治理能力稳步提升。全省中医药行业阵地越来越大、越来越坚固。
1991年全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大会召开,时任省委书记侯宗宾等省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并给予指导,有力地推动了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
向中医药强省迈进
韩俊钦是老一辈中医管理工作者的杰出代表,1995年退休,从事中医行政管理工作35年,跟中医打了70年的交道。现在,他仍然关注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
2017年2月印发的《河南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提出,“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步伐”。
目前,河南向中医药强省不断迈进,初步形成医、保、教、研、产、文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医医疗机构数、开放床位数、从业人员数和中医医疗服务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中药产业、中医养生、中医旅游、中医药文化等蓬勃发展。
在服务体系上,河南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县县有中医院”的目标。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速,现有中医医院587家,开放床位8.17万张,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开设中医科室,大部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过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在服务能力上,全省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中医药服务量居全国首位。在人才培养上,通过院校和师承教育,河南培养了大批中医药新生力量和中西医结合医生,在防病治病和科研中作用显著,拥有9.2万中医从业者,其中“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3人。在传承创新上,河南两家中医医院获批建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十三五”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在对外交流上,河南在国外开办仲景学院等,每年向境外输送中医人才500余人次,争取到“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合作项目——中医微创国际传承基地。
下一步,河南将持续实施中医药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六大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和保障激励机制,打造多层次人才梯队,推动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推动中医药对外开放,让中医药强省的蓝图转化为中原百姓的健康福祉。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