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构建国内最大PDX模型库 为肿瘤精准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2019-10-2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闻 浏览:10001 次 

本报讯 (记者冯金灿  通讯员庞红卫 杨 森)日前,河南省肿瘤研究机构——中美(河南)荷美尔肿瘤研究院承担的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中美联合的河南省高发肿瘤精准防治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取得突破性成果,可有效解决肿瘤患者一线化疗耐药后的药物选择问题,丰富了肿瘤精准防治的手段与内涵,为河南高发肿瘤精准防治提供了更多理论基础与依据。
河南是肿瘤高发省份,肺癌、胃癌、食管癌等发病率居前十位的疾病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82.33%。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与肿瘤靶向治疗的发展,恶性肿瘤在基础研究及临床转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步,但恶性肿瘤传统治疗方法和新治疗手段并没有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比如河南太行山区高发的食管癌、胃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转化研究的高失败率使抗肿瘤药物的创新发展十分有限。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美(河南)荷美尔肿瘤研究院与美国梅奥诊所、郑州大学、河南省肿瘤医院等国内外单位合作,开展了《中美联合的河南省高发肿瘤精准防治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并获得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立项。这项研究旨在通过PDX模型(人源化肿瘤异种移植模型)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质谱技术、计算机虚拟筛选等技术的联合应用,寻找河南省高发肿瘤的致癌靶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靶向药物研发等精准防治研究工作。
据中美(河南)荷美尔肿瘤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康栋介绍,PDX模型是指将手术患者的肿瘤组织切下来以后,接种在免疫缺陷的小鼠体内,在小鼠身上成瘤以后进一步传代以待后续研究。模型建成后,不仅保留了肿瘤患者的组织型和遗传学特征,还维持了肿瘤的异质性。PDX模型技术不仅能在基础研究层面开展药物筛选研究,还能够指导临床用药。在目前的恶性肿瘤治疗手段中,术后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存在很多随机性与盲目性。往往一线药根据指南使用过之后,二三线药的选择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在这种情况下,PDX模型的优势就凸显出来,因为该模型高度还原了患者的瘤体,国外已开始尝试使用这种模型,通过药效结果指导临床精准用药。
中美(河南)荷美尔肿瘤研究院通过该项目已成功构建3000余例包括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在内的河南省高发肿瘤PDX模型,构建了国内样本量最大的PDX模型库,开展了多项药物筛选、临床前试验等肿瘤精准防治研究,并与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以PDX模型为基础的肿瘤精准防治及化学预防研究。中美(河南)荷美尔肿瘤研究院也因此产出一系列高质量科研成果:近3年发表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4项并转化科研成果两项,其中PDX模型的转化预计将产生1.2亿元的经济效益。
以PDX模型为基础的肿瘤精准防治研究不仅取得了一系列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还得到了众多同行的积极评价。美国国家科学院、微生物学院、艺术与科学学院三院院士彼得·福格特说:“PDX模型技术为肿瘤精准防治研究及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重要基础。”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