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病理医师

2019-11-21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闻 浏览:9275 次 

本报记者 常 娟  通讯员 谢宗阳 毕春晓

央视节目《机智过人》有一场景,一名基层医生借助智能机器人(AI)和10名国内资深病理医生同台竞技,判断30张宫颈细胞样本,检验人工智能的筛查能力。现场结果表明,在同等时间内,通过机器人的帮助,基层医生给出了与资深病理医生完全一致的诊断结果。
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轻了病理医生的工作量,但因此坊间也有“病理医生即将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传言。果真如此吗?
11月14~17日,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会议暨第九届中国病理年会在郑州召开。针对这一病理医生关注的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董家鸿院士团队的总工程师黎成权回答:“人工智能不能取代病理医生,它将作为助手,沉淀病理医生的智慧,减少漏诊和误诊问题。”
病理诊断是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肿瘤,以及肿瘤良性恶性的必要步骤和依据,病理医生又被称为“医生中的医生”“生命的法官”,其在医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由于培养周期长、工作风险大、劳动报酬低等原因,造成病理医生缺口大。
据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教授步宏介绍,2019年,全国病理专业从业人员共计31511人,其中病理医生17624人。以每百张床位配备一两名病理医生的标准计算,缺口为4万~9万人。
如何弥补?远程病理会诊、人工智能是不错的方式。黎成权介绍说,目前,市场上有不少公司研发出机器学习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医学影像进行快速读片和智能诊断。这些智能病理产品涵盖细胞病理、分子病理、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的数字病理的全产品链条,能够辅助医生进行精确的病灶区域定位,有效减少漏诊、误诊问题,比如《机智过人》中的智能机器人。
除了人工智能,一些医院也在探索远程病理会诊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病理医师短缺问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7年牵头成立了河南省病理专科联盟,吸引全省156家医疗机构参与,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技术支持、业务拓展等方面建立协作关系,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病理学科整体发展及综合能力,尤其是在远程病理会诊上。
据该院院长刘章锁介绍,2018年,该院实现院际病理会诊1.5万例,远程病理会诊9000例,有效推动了基层医院病理检测服务的规范性,提高了准确度。
河南省人民医院也于同年牵手全省196家医疗机构,成立了互联智慧病理学科联盟。自2016年以来,该院病理科开展远程病理会诊近5万例,成为全国远程病理会诊数量最多的医院。
除了河南,全国其他省市也在积极建设数字病理远程会诊网络,以提升基层病理的诊断能力。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专门成立了数字病理与人工智能学组,并于今年1月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开展了推动宫颈癌脱落细胞学人工智能筛查相关工作。
步宏说:“中国病理学科现在需要很多优秀的病理医生,病理医生可能会是人类较晚失业的一个职业。对于人工智能,病理医生应该拥抱它,而不能抵触。不是机器来了,人就准备失业了,一定是人变聪明了,机器才能聪明,这本身就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病理医生要善于利用机器改善自己,减轻自己的劳动强度。病理学是一个需要发展的行业,不是一个即将被机器取代的行业。”
本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办,河南省医学会、河南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承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际病理学会中国分会等协办。和以往的年会相比,本次大会增加了国际交流专场、网络与数字病理、人工智能、尸体解剖、病理科教学与学科建设、病理科质控等内容。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