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2020-04-18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二版:聚焦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 浏览:18909 次 
焦作: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近年来,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焦作市全面聚焦脱贫攻坚,无缝对接老龄社会,以医养中心建设为突破口,构建多元化医养服务体系,取得了积极成效。
    截至2018年年底,焦作市2.2万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失能失智残疾人家庭占80%,其中重残重病人员1236人;同时,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人达67.7万,占常住人口的18.9%,高龄、失能、空巢老人数量和比例逐年增加,健康养老任务日益艰巨。
    结合建档立卡贫困户失能失智残疾人的现实需求和老龄人口现状,焦作出台了《医养中心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医养工作》等文件,确定以医养中心建设为突破口,构建全覆盖的医养服务体系,着力破解“养老院看不了病,医院养不了老”难题;明确对失能失智重残重病贫困人员实行集中医养,实现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目标。
    焦作按照“兜底保障、就近入住、预留空间、服务社会”的原则,每个县(市)至少设置1所不低于100张床位的综合医养中心;乡级每5万~6万人规划一个不低于40张医养床位的区域医养中心,用于失能失智重残重病贫困人员和社会人员的集中医养。同时,焦作推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签订医疗保健服务协议,实现养老健康服务全覆盖。
    焦作市委、市政府把医养中心建设纳入2019年重大民生实事。焦作市委书记王小平、市长徐衣显直接指挥,成立市委副书记任组长,3名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医养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观摩,强力推进医养中心建设。
    焦作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构建“1+9”政策体系,突破利益藩篱,打通政策通道。焦作市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出台医养中心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供公益性岗位安置和职业技能培训支持;民政部门利用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保障性政策给予支持;医保部门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内设养老床位的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定点范围。
    焦作市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引进德国蕾娜范养老集团和上海和佑养老集团等一批中高端养老机构,发展医养服务业;吸引本地企业、慈善资金投入健康养老事业,有效缓解农村低保、独居、空巢、留守、贫困等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问题。
    各县(市、区)为医养中心建设主体,党政一把手责任上肩、措施上手、工作上心,出台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高标准完成医养中心建设任务。
    医养中心建设运营经费由县乡两级财政、相关部门政策性资金、慈善基金等多方筹集。截至目前,焦作市45家医养中心共投入建设资金2.04亿元,运营资金1065万余元。2019年年底,焦作市拿出5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工作突出的县、市进行奖励。
    焦作市统一制定医养中心建设标准和设施设备、人员配备标准,按照“医、养、护、康、防”五位一体的医养服务需求,设置医护室、养护房、康复大厅、中医馆、阳光房、营养餐厅、心灵驿站、临终关怀室等,配备满足基本医疗、温馨生活、文化娱乐的服务设施和人员。
    目前,焦作市45家医养中心已入住1434人,其中建档立卡失能失智重度残疾人473人,社会医养老人961人,医养床位使用率持续提升;在岗护工318人,其中128人来自贫困家庭,实现了“招聘一人,全家脱贫”,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下一步,焦作市卫生健康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提升医养中心运营质量,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构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多业融合的康养产业体系,为健康中原建设注入焦作元素。
 (本报记者杨冬冬整理)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