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传播视角下讲好医患故事的路径探索

2020-06-1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管理论坛 浏览:19735 次 

健康传播视角下讲好医患故事的路径探索
河南省肿瘤医院  常 榕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健康传播也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现今社会,传播渠道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信息互相冲突、真假难辨,医疗报道失衡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目前,各界对健康传播的关注主要在于健康科普知识,而忽略另外一个领域:医学人文故事,尤其是医患故事的报道。从健康传播学角度出发,将传播学引入医患故事报道范畴,有助于从新闻传播的专业角度,客观公正地报道,增进医患相互理解,让医院文化鲜活生动,促进医疗事业良性发展。

 

讲好医患故事,推动医患和谐

   医患,由疾病相识,因信任结缘。在医院里,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医患故事在发生。这些故事,有的让人喜悦,有的让人悲伤,有的让人难忘,有的让人动容。
    医患关系作为一种特殊情感,是人们探讨不息的话题。探寻医患和谐的途径,展示医学人文的魅力,讴歌新时代白衣天使的精神风貌,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近年来,医患纠纷频频发生,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影响力广,致使信息可在极短时间内裂变式蔓延至整个社会,引起网民的关注,激发群众情绪,造成社会恐慌。
    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卫生健康新闻宣传工作尤为重要。作为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工作在营造卫生改革和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医院宣传工作人员要围绕卫生健康中心工作,服务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工作水平,增强传播效果,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和舆论氛围。
    本文将在健康传播学的视角下,把传播学引入医患故事报道范畴,塑造医疗行业形象,促进医疗行业良性发展。
    此外,医患故事或宣传意味浓厚,或人物形象陈旧,“如何讲好医患故事”是本文的切入点,也是大众媒体和医疗行业宣传人员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以下,笔者通过河南省肿瘤医院宣传工作在“如何讲好医患故事”方面的实践探索,具体说明。

 

讲好医患故事,添彩医院文化

一、直面患者,捕捉精彩故事

   医院每天都要与生命、生死打交道,是最能发生故事的地方。但在现实情况中,由于医学专业的技术主义,或者专业化的训练,导致理性思维主导着这个行业,相关人员往往缺少文化感知力,无法及时捕捉精彩故事。
    故事只有被传播出去,才能够向公众展示医院文化。这就需要医院宣传部门的人员凭借新闻敏感性及时抓住好故事,并将其精彩呈现出来,不仅要讲述医患间的感人事例、动人情节,更要传播生命观、健康观、死亡观。
    笔者作为医院宣传工作的一员,本着新闻传播人的职业敏感,每周都会按照不同科室逐个走访病区,直面医患,听他们讲述感受、故事,并记录成文。
    比如,《健康报》2019年3月28日第三版新闻稿件《血液科里的“高级助理”》,就是笔者前后历时近一年,多次深入血液科病区,与多名患者交谈,记录材料,写作而成的。
    该报道讲述了血液病患者王武在病区主任张龑莉的帮助下,从患病初期的萎靡不振到积极与病魔抗争,并成为“河南慢粒(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联盟”的一名“高级助理”的故事。通过一个患者的亲身经历展现一群慢粒患者的疾病抗争史,由此体现医患之间、患者之间的真情大爱。该报道通过患者视角来传播医院文化,通过患者感受来体现医院文化建设、树立医院良好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其传播效果比自说自话更有力度。

二、独特视角,讲好感人故事

   医患故事很多,但难免有雷同之感,如何挖掘有思想深度的故事?这就需要独特视角。
    在做医院文化宣传报道的人物叙事时,要避免“高大全”,避免模式化、脸谱化,要让人物可敬、可爱又可学,而不是“比惨、比累、比苦”;要展现他们人格的强大与阳光,职业的快乐与幸福,呈现当今时代医院职工的职业状态、精神状态、价值追求。
    比如,《河南日报》2019年7月4日的稿件《白衣天使推迟二胎计划捐献“生命种子”》。笔者于捐献开始一个月前接到当地红十字会通知,得知本院职工郭菲要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随即开始着手策划宣传方案并邀请媒体记者。
    笔者于捐献前两天,对捐献者郭菲进行了深度采访,得知郭菲当时正在备孕二胎,如果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话,备孕计划势必推迟。笔者一改以往捐献造血干细胞新闻报道“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套路”,以“推迟备孕计划救人”为要点,使捐献者的形象生活化、赋有了常人的情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这种对比也使得医务人员时刻肩负救死扶伤使命的形象鲜活生动起来,更具感染力。

三、细节生动,传播鲜活故事

   当下,关于医院文化的报道,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大而无当,内容包揽方方面面,看似全面,却无重点。另一个是坐而论道,内容空洞抽象。
    比如,很多医院都有自己的院训、价值观、愿景,或为两个字、四个字,或为一句话,被挂在墙上、写进文件里,但是否能真正融入医院管理的各个系统流程、变为员工的共识呢?
    其实,文化的力量不在于宏大的叙事,而在于一个个鲜活的细节。应该把理念付诸具体的举措和行动,通过一个易被受众接受的故事载体,让理念变得鲜活动人,并传播出去。
    要使新闻报道发挥良好的传播效果,增强作品感染力是条有效途径。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当人们面对疾病这种非常状态时所表现出的人间真情其实赋予了卫生新闻天然的感情内核。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打动人心的细节来增强新闻感染力。上文的《白衣天使推迟二胎计划捐献“生命种子”》就是通过捐献者郭菲在工作、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体现其可贵的精神的。

四、创新形式,全方位传播医患故事

   不仅是新闻报道,医患故事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展现。
    例如,在河南省肿瘤医院第六届文化艺术节中,情景剧《康复之路》通过接受完腔镜手术活动自如的小红和20年前术后疼痛难忍的小红姑姑,展现了医院一代又一代外科人以“患者高质量生存、有尊严康复”为目标,在临床中运用更多先进技术和理念的努力。
    该情景剧由医务工作者自编、自导、自演,结合科室特点和身边事例,将医学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把枯燥生涩的医学知识生动通俗地讲出来,让更多患者能够听懂,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
    除此之外,河南省肿瘤医院的微视频大赛的参赛作品《我愿意》,通过4个医患小故事,将医患之间的信任与感动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五、提前介入,多角度讲述故事   在传媒竞争激烈的时代,要使卫生新闻报道夺人眼球,新闻策划必不可少。
    以《健康报》2018年1月8日第四版的图片新闻《“大姐,我帮你洗洗头”》为例。笔者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三病区走访时,从护士长高亚娜处得知,该病区有一位长期住院的肺腺癌晚期患者,和病区的医生、护士关系融洽、亲如一家。但患者情况持续不佳,随时会有离开的可能。得知了患者更多的信息之后,笔者密切联系高亚娜,关注这位患者病情的进展。几天后,高亚娜将要在患者离世前为其洗头的消息告诉笔者,笔者立即整理记录材料,提前构思报道角度和图片拍摄内容,并与高亚娜进行沟通,于是有了一张高亚娜和患者家属一起为患者洗头的特写图片,三角形构图,并利用肢体巧妙遮挡患者面部。文字描述从医患关系角度入手,深入展现了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临终关怀”。
    该报道第二天即刊发在《健康报》,并被评为该报第一季度重点新闻。

 

结  语

   健康传播是社会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关系到社会每个人的健康。作为健康叙事重要组成的医患故事,其传播理应得到重视。
    讲好医患故事也是大势所趋:一是医院对人文医疗故事关注度增加,会呈现越来越多的相关作品;二是人文医疗故事报道思辨性将增强,不再局限于就事论事,而是挖掘更深层次的医学人文内容。
    笔者认为,讲好医患故事,传播卫生健康好声音,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阐释医界精神,展现医者风貌,共享美好医患关系,就是从事卫生健康宣传工作者的初心使命。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