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诊断疾病的“侦察兵”

2020/8/-2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基层视角 浏览:14935 次 

当好诊断疾病的“侦察兵”
本报记者 卜俊成 通讯员 郭 伟  李艳华  文/图

   8月20日上午,在登封市永泰中路65号的社区诊所内,已经扎根基层20年的医师孙振伟,正在为患者诊治疾病。短短一个上午,孙振伟就为40多位患者把脉问诊,开方祛疾。就诊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孙振伟大夫医术高,总能找到疑难疾病的病因,且治病效果好。”她孩子腹泻几个月了,经多方治疗,均未取得满意疗效,最终是孙振伟治好的。在孙振伟看来,作为基层医生,在履行守护群众健康的神圣职责过程中,要扮演好诊断疾病“侦察兵”的角色。
    原来,李女士的孩子3个月前出现腹泻症状,她和家人认为是奶粉引起的,就陆续换了几个品牌的奶粉,可是孩子的腹泻症状始终未有好转。于是,他们先后到多家医院诊治,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后来,在邻居的介绍下,他们找到孙振伟为孩子诊治。
    “我在问诊中发现,他们在给孩子冲奶粉的时候加有菊花晶。”谈起李女士孩子的诊治过程,孙振伟说。菊花晶性寒凉,中医学理论强调,婴儿的体质是纯阳之体,不需要长期服用这类辅助食品,孩子的腹泻是由于喂养不当造成的。在孙振伟的指导下,李女士孩子的腹泻症状很快有了好转。
    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孙振伟认识到,社区诊所尽管不具备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条件,但是诊所的医生必须掌握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疾病的救治方法,可以灵活运用药物,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社区诊所附近的社区曾经有一位60岁的男性患者,因为和家人拌嘴,突然出现头晕、目眩症状。当孙振伟来到患者家里时,患者已经昏迷。他快速向家属询问了病情,初步判断患者昏迷是脑出血引起的。他一边拨打医院的急救电话,一边为患者用上止血药和营养神经的药物,为患者赢得了抢救的“黄金期”。由于用药及时,患者的脑出血没有形成血栓,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今,国家出台了多种惠民政策,为群众的健康提供了保障。不过,在社区仍然有很多患者有“小病拖,大病熬”的思想。曾有一名40多岁的患者,早晨起来忽然感到左侧胸部强烈疼痛。经过检查,孙振伟判断患者是急性心绞痛或者急性心肌梗死,需要立即去医院救治。而患者则认为,“歇歇就过来了”。后来,在孙振伟的讲解和强烈要求下,患者才到医院诊治,最终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来,该患者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生命才得以挽救成功。
    孙振伟的诊断桌上安装了一台电脑,在诊病之余,他时常会借助这台电脑学习诊治疾病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他认为,医生治病时应做到见微知著。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唯一的途径就是勤奋学习,博采众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疾病、治疗疾病,维护好群众的健康。

孙振伟在为患者检查病情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