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背景下城市公立医院何去何从
2020-09-2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管理论坛 浏览:18599 次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统筹推进相关重点改革等做出明确部署和任务分工。作为城市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应该如何理解落实相关任务并持续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呢?以下,我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医改背景下
城市公立医院何去何从
河南省肿瘤医院 韩斌斌
观大局 看清挑战和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卫生健康行业而言,更是如此。明目标 找准发展定位
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城市公立医院意味着:在当下和未来,像过去30年那样,糊里糊涂过日子、靠惯性轻轻松松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每家医院都要根据区域内的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和医疗活动竞争情况,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打造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为此,医院管理者要认真思考以下3个问题。
一、想成为什么样的医院?
这个问题涉及医院的愿景、目标、价值观等要素。一是相对于区域内的竞争者而言,医院希望成为领先者还是追随者,抑或是补缺者?二是在技术、服务、环境和费用上,医院希望在哪个方面比竞争者做得更好,让患者印象更深刻?
二、具备什么优势和劣势?
一是医院在临床、科研、教学3个模块,哪个更擅长?哪个是短板?二是学科发展历史和现状如何?各个学科发展是否协同?三是人才储备如何?人才梯队是否合理?四是公共设施是否完备?是否能够支撑科研发展?五是医院文化如何?质量意识、协同意识、创新意识是否充分?
医院的优势和劣势是相对于目标而言的,也是相对于区域内的竞争对手而言的。
三、发展路径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从3个方面来思考。一是在临床、科研、教学方面的发展思路,包括如何提高技术能力、保障医疗质量?开展哪种科研活动,选择哪个研究方向?教学活动以全日制为主还是以继续教育为主?二是在资源保障方面的发展思路,包括如何加强医院宣传?是大力引进人才还是引育并重?信息化如何规划?资金在短期和长期如何保障等。三是在组织层面的发展思路,包括医院的组织架构是否需要优化,是否需要新设学科、新设或者合并职能部门?组织权责分配及办事流程是否需要优化?医院文化是否和目标匹配,如何重塑医院文化?如何和供应商战略合作协同发展?
这3个问题,第一个是明确战略目标,第二个是做战略分析,第三个是制定战略方案。这3个问题,构成了战略管理的基础和运营管理的起点,决定了医院资源配置的方向和中心工作。也就是说,在医疗市场趋于均衡、医疗活动在监管越来越规范的前提下,战略管理成为公立医院的必修课。
强内涵 提高运营能力
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还需要医院内部具有强大的执行力和高效的运营能力。所谓运营,就是以人、财、物、技术这4个要素为主线,通过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实现医院效率、效益方面的持续改进。医院要提高运营能力,至少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预算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城市公立医院而言,随着医改政策的深入开展,内部资源的稀缺性会越来越明显,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就需要事前谨慎论证,事中及时记录、及时发现差异、及时纠偏,事后科学考核来保障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
同时,实施基于目标为导向的预算管理,将战略目标进行明晰化、细化和量化,并逐年分解,作为预算编制的起点,是战略落地的必经之路,可以有效解决战略目标“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窘况。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
高效的信息系统,一方面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基于信息系统积累的大数据的深度应用,为持续改进工作和开展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是将医疗工作、资源运营工作、行政管理工作等活动明确化、规范化、协同化,并利用信息技术固化的过程,遵循“工作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数据可视化、过程智能化”的原则。在建设过程中,使用部门作为建设主体,信息部门作为协同和支撑,共同明晰工作流程、标准、分工等内容至关重要。
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规范、提升各项工作,既有利于过程管控,又会促进各项工作持续改进,真正让医疗活动、日常运营变得科学高效。
三、加强创新管理
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研究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强医院的创新能力,无论是临床能力还是科研能力,抑或是管理能力,都有路径可循。
一是打造创新平台。对科研而言是实验室建设、临床研究项目获取通道;对临床而言是新技术、新业务所需的设备、团队等;对管理团队而言,是大力推行项目管理。二是建立创新机制,包括鼓励基于新业务、新技术的培训、进修,建立对创新工作的容错制度和创新支持资源的绿色通道,给予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绩效奖励等特殊支持政策等。三是营造创新氛围。加强对创新技术、创新人员、创新事项、创新政策的宣传,加强对创新业务起步期、转化期等关键节点的重点关注等,在全院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
四、加强绩效考核
没有考核就没有执行力,没有考核就会形成大锅饭。绩效考核包括对临床、医技科室业务量、质量、效率等方面的考核,也包括对职能部门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
做好绩效考核,首先,在考核目标和考核指标设置上要科学,同时要和被考核单元形成共识。其次,要定期反馈考核结果,让被考核单元能够及时感知到差距,进而采取措施改善绩效成果。再次,考核结果要和奖惩挂钩。对临床、医技科室以及科研、教学工作而言,可以直接和绩效发放、资源配置优先级挂钩;对职能部门而言,要和评先评优挂钩,通过和利益挂钩,提高绩效考核的权威性。
总 结
在医改的大背景下,政策深化的过程,就是卫生健康体系内各种要素重新洗牌并逐步形成新秩序的过程。只有洞察到了这个趋势,把握改革的目标和规律,顺势而为,积极作为,苦练内功,用好政策红利,规避政策风险,才能让医院立于不败之地、拥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