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刮痧操作技术的应用

2020-11-0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临证 浏览:19807 次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工具选择
    刮痧板是临床首选的刮痧工具,刮痧板选用天然水牛角为材料制成,形状多为长方形,边缘钝圆,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化学不良反应。而且水牛角本身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的作用。
    除专用刮痧板以外,民间常将一些边缘圆滑的生活用具用来刮痧,如光滑的铜钱、铜勺柄、瓷汤匙等。
    另外,刮痧之前,为了防止划破皮肤,务必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滑剂,首选的是由天然中药经科学配方和方法提炼加工而成的刮痧专用油剂;也可就地取材用香油、色拉油等作为皮肤润滑剂。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先将准备刮痧的部位擦净,用刮痧板的边缘蘸上刮痧油或按摩油,用手掌握着刮痧板,治疗时刮痧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痧板薄的一面对手掌。刮痧要顺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力量要均匀合适,不要忽轻忽重。
    刮拭方向:颈、背、腹、上肢、下肢部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
    刮痧时间:用较重刺激手法进行刮痧,每个部位一般要刮3分钟~5分钟。用轻刺激手法每个部位刮拭时间为5分钟~10分钟。对于保健刮痧无严格的时间限制,以自我感觉满意、舒服为原则。
注意事项
    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拭部位。
    刮痧待出痧后1小时以内忌洗澡。
    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拭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要间隔3天~6天,以皮肤痧退为标准。
    刮痧出痧后最好饮用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分钟~20分钟。
适应证
    发热、感冒、头痛、颈椎病、神经性头痛、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乳腺增生、小儿消化不良等。
禁忌证
    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禁用刮痧疗法;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刮痧;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不可行刮痧疗法。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疗法;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刮痧;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供)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