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切割球囊优于半顺应性球囊

2021-04-1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临床荟萃 浏览:8779 次 

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切割球囊优于半顺应性球囊
□韩风杰  郑海军

目前,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尚无高效统一的最佳方案,较多采用主支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分支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的简单策略,但单纯直接的药物涂层球囊扩张不能克服血管壁弹性回缩难题,远期仍存在分支丢失的风险。为了寻找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进行了临床研究,比较了切割球囊与半顺应性球囊用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预扩张的疗效和安全性。
    切割球囊是一类将微切割技术和球囊扩张结合在一起的特殊球囊,由一枚球囊组成,球囊外层表面上纵向装有3片或4片粥样硬化切开刀。在球囊未到达病变之前,刀片被紧密包绕在经过特殊折叠的球囊材料之内,不会损伤所经过路径的正常血管。球囊到达病变后,扩张时刀片伸出球囊外面,造成血管中膜的纵形切口。切割球囊适用于2毫米~4毫米直径的血管,直径选择为其与血管直径之比,不要超过1∶1,否则会造成内膜撕裂。目前,切割球囊主要用于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开口病变、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和钙化病变。相对禁忌证为病变严重成角、严重钙化、血栓及血管严重扭曲的病变。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是一个组合产品,一部分是用一个标准的血管成形球囊导管提供基础的输送装置,扩张靶向病变部位;另一部分是药物涂层。它主要靠药物在血管内壁的释放发挥作用,可用于治疗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部分冠状动脉血管原发性病变,以及不能耐受或不适合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虽然能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再生,但不能有效抑制血管壁弹性回缩,后者在血管再狭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研究中,我们将110名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我们对这两组患者均进行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的主支采用切割球囊预扩张后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分支采用切割球囊预扩张后进行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对照组患者的主支采用半顺应性球囊预扩张后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分支采用半顺应性球囊预扩张后进行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患者术后立刻进行造影,判定主支、分支的前向血流TIMI分级(评价病变远端血流的标准)及有无血管夹层发生;术前、术后立刻、术后6个月、12个月应用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主支及分支血管参考直径、最小内径及狭窄程度;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术后即刻造影,观察组患者主支、分支的前向血流TIMI三级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07,0.015),主支、分支的血管夹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3,0.012),主支、分支的紧急靶血管重建率低于对照组(P=0.006,0.026)。
    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6个月及12个月的冠状动脉保持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01)。
    术后即刻、6个月及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主支、分支最小内径均大于对照组(P均<0.01),主支、分支内径狭窄程度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
    术后12个月内,观察组患者的主支、分支靶血管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38,0.043),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5)。
    结果表明,在使用主支病变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分支病变植入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时,切割球囊预扩张较半顺应性球囊预扩张更加安全、有效,并能降低靶血管再狭窄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供职于焦作市人民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