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心理治疗可以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

2021-04-1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临床荟萃 浏览:17834 次 

人际心理治疗可以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康复医学科 赵琳琳 刘麦仙

9时30分刚过,康复医学科医生和往常一样,对患者开始了康复训练活动。在技能训练室里,我们看到了患者李某,他参与人际心理治疗10次,从以前的紧张、低头不语到如今能够面带微笑地与大家互动。
    李某,男,30岁,13年前因学习压力大而精神失常,生活懒散,多疑,自言自语,曾在当地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3次,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用药情况不详,效果不佳。家人为求进一步治疗,将他送到河南省精神病医院,门诊以精神分裂症收治。
    患者与人交谈能力欠佳,否认幻觉,思维混乱,情感淡漠,意志活动减退,孤僻懒散,沉默不语,不主动与人交往,无自知力。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师制订了人际心理治疗计划,并督促其按时按计划参加训练。通过10次训练,患者从被动参与、督促参与到主动参与,家属感到很欣慰。
    一、人际心理治疗的概述
    人际心理治疗(IPT)是一种短程、限时和聚焦的心理治疗方法,强调症状与当下人际背景的关联性,把治疗的焦点放在患者人际功能的1个~2个问题领域,目标是促进患者对当前社会角色的掌控和人际情景的适应,达到缓解症状、改善社会功能的目的。
    二、人际心理治疗常用的技术
    1.时间线:是一种治疗初期用于收集信息,建立人际事件、情景与症状的联系时使用的技术。常见的方法是让患者用一条横轴代表时间,在纵轴上标明症状变化情况,同时尝试标出对应的人际时间和情景,由此可以辨识出与症状波动相关的人际问题,帮助患者学习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同时为确认焦点问题领域收集信息。原则是从当下的时间点开始向前推进式的回忆,而不是从症状初始的时刻开始。
    2.人际问卷:在评估阶段使用,通常是用表格或画图的方法系统地整理患者当前以及过去主要的人际关系,了解患者当前重要的社会互动,详细地识别患者的社会支持和重要的人际关系的可获得性和质量,了解哪些社会环境和人际生活问题可能与患者的症状出现或加重有关。
    3.沟通分析:常用于中期治疗,就人际冲突问题领域工作时检查和找出沟通失败的经验,目的是协助患者学会更有效的沟通。方法是详细呈现患者与他人的某次重要的冲突细节,要求逐字复述,分析双方语言中传递的外显和内隐的信息,以及表达了什么感受,又引起了什么感受等,以此来发现沟通中的问题。
    4.角色扮演:在治疗过程中,促进患者在人际问题领域做出改变是人际心理治疗的重要目标,而角色扮演常常被用来促进这一转化的发生。
    5.其他技术:支持性心理治疗、精神分析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等。
    三、人际心理治疗的操作流程
    人际心理治疗是一种有时限性的短程治疗,治疗次数通常限制在16次~20次,每周一次,每次45分钟左右。人际心理治疗是高度结构化的治疗方法,分3个阶段,即初始阶段、中间阶段和结束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清晰的任务,治疗师需要提前说明任务并指导患者积极有效地合作。
    1.初始阶段:通常需要1次~4次会谈,也是评估阶段,主要工作为采集病史、做出诊断性评估及介绍人际心理治疗的一般情况,最终确定将要开展的焦点人际问题领域。主要内容包括:评估性诊断、人际问卷、确定人际关系、确定患者角色、选择治疗方法,以及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等。
    2.治疗中期:通常有8次~10次会谈,是治疗的核心阶段,在悲伤反应、人际冲突、角色转换或人际关系缺乏等人际问题中,选择一个以上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3.结束阶段:最后进行3次~4次会谈,主要任务是帮助患者回顾治疗经过并展望未来,明确治疗即将结束,总结治疗的收获,帮助患者认同自身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对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案讨论,让患者识别症状复发的早期征兆并正确对待。
    我们认为,随着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患者不但要达到临床治愈,还要防止疾病的复发,能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医学科
    康复医学科成立于1999年,拥有精神康复医师、护士、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共19人,是国家级精神康复示范基地,承担新乡医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的精神医学、康复医学、心理学、护理学的理论和临床带教任务;是精神障碍患者的“日间康复站”,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日间技能训练及康复活动。
    团队承担着全院各临床科室住院精神障碍患者、恢复期门诊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康复治疗工作。为预防患者生活、社交、职业技能的衰退,团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关注个体特点和专长,为患者制订个体康复计划,鼓励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恢复其现实生活,为精神障碍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起到促进作用。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