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医学基础理论的特点

2021-04-2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视界 浏览:19940 次 

论传统医学基础理论的特点
□毛峥嵘

   我国传统医学是以中医药学为主体的包括少数民族医学在内的民族医学。但少数民族医学并非都有完整的文字记录。1984年4月在内蒙古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卫生工作会议上正式列出“五大民族医”,即藏医、蒙医、维医、朝医、傣医,他们与汉族医药学——中医药学共同组成我国传统医学。本文针对我国传统医学(包括主要少数民族医学)的基础理论进行逐一分析,明示其特点,阐述其内涵,以利于学术交流,以利于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天人合一论

   天人合一论是我国传统哲学关于天人关系的学说,它从整体上来把握人、万物和天地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天人感应思想的发展。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阐述人体、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同步性和统一性。这种天人合一观念渗透于中医学与各少数民族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中。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阴阳学说奠基于殷周之际,《周易·系辞传》中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文字记载,道者,事物运动之法则或规律也。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医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的文字记载。其把阴阳作为天体运行的道路,事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进而把人作为宇宙之间的生命体,其生、老、病、死及其疾病防治之规律也必然属于天地阴阳运行之道。五行学说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了东、西、南、北、中五方概念。《素问·金匮真言论》所叙述的五胜上应五行、五方、五音、五味等理论,则是五行学说关于天人合一论的具体描述。特别是《素问》运气七篇,更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观点。尤以《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中论述最详细。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对此论述颇精,他说:“古人对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认识,提出了这样一个规律,使我们易于辨识,也就是借天地五运六气之理,辨人身五脏六腑之疾,其盛衰休咎同,其生克制化同,便从而合一以施用,临证以施治。”(任应秋撰写的《五远六气》,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藏医学的基础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三大因素,即“龙”(气)、“赤巴”(胆)、“培根”(水和土);七大物质,即饮食精微、血、肉、膏、髓、精、脂肪;3种排泄物,即大便、小便、汗。由三大因素(包括自然界中的气、水、土)支配着七大物质和3种排泄物的运动变化。在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记载有四季脉象与五行生克的关系,认为医学与天文历算学是同条共贯的。在其丰富的内容中,许多地方贯穿有天文历算的原理。“有算必有医”“医算不分家”为藏医区别于其他民族医学的重要特点,既反映了藏医学关于人与大自然界密不可分的整体观念,又说明藏医学有着深厚的文化源泉,这是国内外藏学界专家的共识。

整体恒动论

   整体恒动论是传统医学在“天人合一”论前提下,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再认识。
    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是一个整体,人体的五脏又是一个整体。《素问·玉机真藏论》中有“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的文字记载。这说明五脏之间元气是相通的,病气转移也是有序的。这种必然的生克制化关系,不仅是人体生理病理的运动形式,还是防治疾病的必然法则。
    藏医学认为,人体的三大因素支配着7种物质维持正常生理机能,3种排泄物则是生理活动的代谢产物。在一定条件下,上述三者互相协调,保持机体平衡,使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三者动态平衡失调,就会发生疾病。疾病,就是7种物质的亏损与3种排泄物堵塞所造成的。这种动态平衡失调所呈现出的病态分为热性与寒性两大类,治疗上也以温法与寒法及其药物的轻、重、柔、燥等均应对治,以期达到机体的动态平衡。
    蒙医学的整体恒动观体现在三根相互作用基础上的生命活动。三根中希日与巴达干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而赫易则是希日、巴达干二者运动的保证,对任何一方的太过、不及都起着调节,使之平衡的作用。希日属阳为火,巴达干属阴为水为土,赫易介于两者之间。当赫易凉性增盛时,希日之温性就会通过自我调节来压抑之;当巴达干寒性增盛时,则希日之热性也会压抑其寒性。另外,当希日之锐性偏盛时,巴达干之钝性就会压抑之。正是在这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整体平衡状态中,人体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维医学将对机体有重大影响的四大物质属性用于医学领域,把体液、内脏、器官组织及其生理、病理现象,按照事物不同形状、特点、作用、性质分别归属于火、气、土,借以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的复杂变化和人与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作为防治疾病的指导思想。四大物质之间存在着生、克、半生、半克规律。其治疗方法,也是根据四大物质的生克关系而确立的,比如壮水制火法等,希望通过调节水火之动态平衡来恢复健康,这与中医学的生克制化治则颇为相似。
    整体恒动论是古代哲学在传统医学领域里的理论支架。有人将其称之为“宏观论”,虽然其天生不具备西方医学解剖镜下的微观认识,但其放眼于整体,着眼于运动的辨证方法,其临床实用价值却是西方医学所不能匹敌的。

体质相异论

   体质相异论是不同民族根据各自生活环境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而进行的人体体质分类学。其是三因治则(因人、因时、因地)的主要内容。所谓体质相异,是指人与人的体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形态类型上,还表现在心理、生理诸多方面。中医学非常重视人的体质差异性。《黄帝内经》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按照人的肤色、体形、禀性,以及对时令、环境的适应能力等特征,将人归为木、火、土、金、水5种主要体质类型,然后又对太、少、阴、阳属性以及左右上下等再各分五类,即形成25种体质类型。《灵枢》又将人体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等5种气质类型人。这种体质分类法,明确提出了医学上一个重要问题,即通过人群中个体特殊性的区分,找出临床治疗规律性。历代医家在《黄帝内经》体质学说基础上发现了更为具体的体质类型,依此辨治,更有实效。比如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李东垣强调的脾胃虚弱型,元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强调的阴气易亏型,清朝中期医学家叶天士强调的胃阴不足型,清代医学家王清任强调的气滞血瘀型等,其他如“肥人多爽”“瘦人多火”“劳心多中虚”“劳力多中突”“小儿多食积”“老人多痰滞”等,这些来源于临床实践的体质分类法,实用价值高。
    藏医学的经典著作《四部医典》,将人划分为龙、赤巴、培根3种类型。其特征为:龙型体不直,身材矮小,消瘦少肉,肤色发青,不耐寒冷,患病或寒或热,病性不定;赤巴型身材中等,易出汗,毛发皮肤偏黄,目光敏锐,患病偏热;培根型身体后仰,体肥胖,肤色白嫩,性情温和,嗜睡,患病偏寨。在治疗方面,龙型病宜用甜、酸、咸味,油腻重、软黏之性质的药物;赤巴型病宜用甜、苦、涩味,清凉、稀、纯之性质的药物;培根型病宜用辣、酸、涩味、锐、轻扬之性质的药物。
    蒙医学根据三根学说中赫易、希日、巴达干三者各自不同的性能特征,结合人群中不同个体在形态、机能、心理性格等方面的特性,将人体划分为7种体质类型,即赫易型、希日型、巴达干型、赫易希日合并型、希日巴达干合并型、巴达干赫易合并型、赫易希日巴达干合并型,蒙医学又将不同体质类型患病后的性质分为20种病性,药物概括为17种基本性质,以此来分别清除不同病变体质的20种病性。这种从体质到病性、从病性到药性分类的系统化,是蒙医学的特点。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医学对体质的认识由来已久。由于各个民族的人文背景不同,对体质认识的方法及其归类也不相同。个体的差异性是决定治法及用药的重要依据。虽然中医学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治疗原则,但相同证候的背后,仍然存在着不相等分的体质,更不必说一个人的体质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设想,如果把传统医学的体质学说抛开,其基础理论就会变得空洞无物。当前的问题应该是将体质学说列出专题研究,并逐步能够在代谢、机能、结构上找到客观物质基础,使之成为传统医学领域里的一门专门学科。
    当今社会,随着“回归自然”的全球性反响以及传统医学“整体调节”“辨证论治”和“自然疗法”所显示的优势,传统医学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例如,我国藏医治疗偏瘫、蒙医治疗再障和脑震荡、维医治疗白瘢风、朝医治疗糖尿病、傣医治疗烧伤、彝医治疗烟毒、土家医治疗毒蛇咬伤等,已吸引许多国家医学专家前来参观、学习。但是,传统医学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指导临床实践的基础理论,合理的内核往往被贬为“陈旧”的过时理论。如果仅仅停留在治疗手法上的传播、使用,我国传统医学走向世界的整体优势就会出现曲折。我们应当有组织有投入地对传统医学进行专题研究,包括理论、治法、方剂、药物、养生等方面的研究,从传统医学中去寻找治疗疑难疾病的新疗法、新方药,使我国传统医学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文由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毛德西指导)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