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情志养生

2021-04-2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八版:杏林 浏览:16565 次 

《黄帝内经》中的情志养生
□吕沛宛

   情志养生是通过控制和调节情绪以达到身心安宁、情绪愉快的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中记载:“喜怒不节则伤脏。”在正常情况下,七情六欲,人皆有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是人对环境变化应激的正常反应,不会使人致病。

   情绪的表现是人在接触、认识事物时,本能的内心复杂变化的综合表现。心理调节是人体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所重视,情志致病往小处说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往大处说危害社会的健康状态。
    情志致病的机制主要是影响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如气机运行障碍、脏腑功能失常,以及损伤机体阴阳、精血等。致病因素皆可久积成病,进而导致情志疾病的发生,而情志致病反过来又加重饮食劳伤。其表现形式多样,伤及脏腑、扰乱气机、阴阳失调、损伤精血,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每个脏器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
    生活中最常见的思虑过度会出现食欲不振;同样悲忧太过,也可导致消化不良,腹部胀满。《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中记载:“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七情太过对于人体气机的影响是很严重的。如过分思虑,伤脾耗血影响食欲,造成气血生化不足,精血亏损。《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情志的变化对心血管、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等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情绪持续紧张和过度疲劳是引起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暴怒、恐惧、紧张或过于激动而引起心血管疾病,甚至导致死亡的人不在少数。
    近年来,由于大家生活压力大、节奏快,诸多心理矛盾、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一旦出现思想认识不当,钻牛角尖,就会造成心理不平衡,进而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保精御神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指出:“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原文中“半百而衰”指人过早衰老,原因在于“不时御神”,即指不善于调摄平稳自己的情绪。一些人经常违背自然规律而取乐,如互联网时代的加快,夜生活的日趋流行,导致经常熬夜、暴饮暴食、过度劳累等,这种生活习惯违背自然规律,促使人体过早衰老。这样的生活使气血损耗,气血是神的物质基础,长期的耗散使气血亏损,肝藏血,血少会导致肝血虚、肝火旺,肝火上炎,而导致情绪不稳定,遇事不冷静,从而引起社会交往中受挫,更多不良情绪产生,恶性情绪如此循环是很不容易长寿的。人生“难得糊涂”,心胸豁达才会有利于身心健康。对于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及外界环境事物,要采取安和的态度来进行修养身心。
不慕他人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也就是说不管吃什么样的食物都觉得甘美,吃出精神层面的愉悦;不管穿什么样的衣服都觉得合适,穿出喜悦和美好的感觉;以喜爱和遵守自己的风俗习惯感到快乐;人们社会地位有高低,但都不会羡慕和嫉妒,各安于本位。但是有很多人做不到,有些人嫉妒别人的地位、才华、品德、名声、成就、相貌等高于自己,而产生怒火,使心情抑郁,情绪烦躁,做出各种损人不利己的事。
    消除嫉妒的根本方法是摆正心态,客观思考,加强思想修养,对情绪进行良性控制。
清心寡欲
    减少私心杂念,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欲。一个人私心太重、贪心太多、嗜欲不止,他的精神是很难安静下来的,只有少私寡欲,精神才能守持于内。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只有心态保持乐观、开朗,体内气血才能正常运行,否则“百病生于气”,将自食其果。
心态平和
    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令人一时想不开的事,每每遇到,不同的人面对问题会有不同的反应。心态平和,勿贪心,想得开,问题也许会迎刃而解;而想不开的,不肯退一步,甚至作茧自缚,导致人间悲剧的发生。
    要避免生气,诸如闲气、怨气、怒气、闷气。日常生活中为鸡毛蒜皮的琐事而生气的比比皆是,如平时出门磕磕碰碰的事情、家庭生活中的拌嘴等,其实都是芝麻大点儿的小事,静下心来想想,真的是没有必要生气的。
    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不要心生嫉妒,抱怨一些人或事。其实也没有这个必要,要多往好的方面看,学会排解,心态放平和。如果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不要闷在心里,要及时说出来,也许别人的劝导,会使你的问题迎刃而解。
    殊不知无论遇到哪种不如意,都可能会导致气机逆乱,身心健康都会受到影响,时间长了,会导致气滞血瘀,瘀血浊液积聚体内,久而久之,轻者会造成失眠、焦虑、脾气暴躁,重者可能引起心脏疾病、肿瘤等。
    学会转移注意力,心情不好的时候练书法、画画、跳舞、学门乐器,或者购物、旅游、换个新发型,都能使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敞开心扉,忘记烦恼。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贺新郎·用前韵再赋》:“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一生当中,处于逆境的时间太多。身处逆境,苦闷、惶恐绝望之时,难免郁闷在心,应一吐为快,发泄出来,这就是所谓“郁而发之”。方法甚多,或找朋友聊天解闷,或争辩一次或大哭一场等,你就会发现发泄出来是如此的畅快淋漓。
学会分享
    “无事生非”是说一个人独处时,孤独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空虚和痛苦,容易陷入一种忧烦的氛围之中。但有的人就是孤僻,不合群,造成社会关系差,其危害和负面影响比吸烟、高血压病和肥胖更严重。
    社交能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某种需要,主动与人交流是一个接地气的好方法。因为交流是一剂良药,使得人们增进情感,排遣孤寂,增添了许多积极乐观的情绪,产生了许多幸福感与满足感。在生活中主动找阳光开朗的朋友,可以排解忧愁,因为待人诚恳、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朋友,无形之中会使你变得豁达开朗,忘却忧愁,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人体健康需要营养、休息等生理方面的满足,也需要安全、友谊、信任和尊重等精神方面的满足,以达到良好的身心平衡。
专心致志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专心致志地去做,在享受兴趣带来乐趣的同时,忘却其他烦忧,达到养生的目的。其实,我们每天都认真忘我地工作也是一种养生,都是志有所专的具体表现,只不过我们自己没有察觉罢了。
    爱迪生就是一个对工作非常专注的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但他从来不觉得辛苦,并在兴趣中、不知不觉中达到了专心致志的境界。“乐以忘忧”的他,工作不但没有拖垮他的身体,反而使他健康地活到了80多岁。志有所专就是这样一种接近“道”的养生方法。
不骄不躁
    骄傲者常常很自负,急躁者易冲动,不计后果。固执、好争辩、急躁、紧张、大声说话、匆忙、好冲动、富含敌意、具有攻击性是上述两种人的主要特征,他们的理想世界与现实存在差距,这种反差造成他们内心的痛苦。有其特征的人情绪波动大对心血管和脑血管会产生负面影响。总之,一个人一定要正确评判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做一个现实主义者,客观地认识和评估自己的能力,克服骄躁情绪,顺应自然环境,保持心态平和,才有助于情志的调养,益于身心健康。
穴位按摩
    1.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第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作用:调理气血,平肝熄风,平缓心情。
    2.膻中穴: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作用:理气降逆的要穴,调理人身一切气机。
    特别提醒:穴位按摩后,记得喝杯温开水。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