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服苍耳致肝衰竭

2021-05-01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二版:综合新闻 浏览:18361 次 

乱服苍耳致肝衰竭
本报记者 丁 玲  通讯员 郭 洁  马一禾

   因信偏方治鼻炎,奶奶给孙子吃了苍耳,结果鼻炎没治好,孙子却因脏器衰竭住进了重症监护室。近日,13岁的男孩小天(化名)出现发热伴腹痛,在当地医院治疗2天无效,且病情不断加重,出现了意识障碍;后转诊至河南省儿童医院,被收治于内科重症监护室(PICU)。
    发热、腹痛……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为何患者会快速出现意识障碍呢?一系列问题,在值班医生的脑海里不断“盘旋”。
    当务之急还是先对症治疗。辅助检查结果显示几项数值严重超标,提示急性肝衰竭!患者急需“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
    但是,小天体重57公斤,至少需要2500毫升血浆,大量异体血制品进入他的体内,会大大增加用血风险。
    此时,内科重症监护室放出大招:应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DPMAS模式,是在单纯血浆置换的基础上,升级为双重血浆置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0版”。
    通俗地讲,就是通过血液净化的血泵,将患儿的血液引出,经过血浆分离器,把含有高胆红素以及高炎性因子的血浆再带入胆红素吸附柱及血液灌流器中,通过层层清除,将健康的血浆再循环入孩子的体内。整个过程中均是孩子的自体血浆,大大降低了过敏、感染、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小天的高胆红素血症经过治疗,复检结果渐渐趋于正常。但他还存在肾功能异常,同时出现高转氨酶、高血氨、高炎性因子、高乳酸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人工肾”(CRRT)即将“上场”。
    在DPMAS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双重加持下,小天的病情逐渐平稳,生命迎来转机。
    本来健康的孩子,为何一下子就肝衰竭啦?医生认真追问,终于找出了真凶:苍耳。
    小天发病一周前,奶奶寻找偏方为其治鼻炎,给小天吃了苍耳。奶奶将苍耳晒干磨粉,让小天用水冲服。服用几天后,小天就出现了肝脏受损的症状。
    苍耳属于野生植物,本身有剧毒。食用苍耳方法不对很容易中毒,轻者可能会有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重者可能出现意识不清、昏迷,甚至发生脏器衰竭而致死。成年人服用2克就可能致死;对孩子而言,致死剂量更少。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