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害虫带来的大危害

2021-06-10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二版:综合新闻 浏览:12123 次 

世界害虫日专家呼吁:
关注小害虫带来的大危害

   本报讯 (通讯员张 勇)“每年世界上竟然有100多万人因虫子染病死亡?”听到宣传人员的话,张女士很惊诧。6月5日上午,在世界害虫日公益宣传活动现场,群众围着专家听讲解,更新了很多观念。
    今年6月6日是第五个世界害虫日,主题是“防制害虫,守护健康”。6月5日,郑州市疾控中心举办了广场宣传活动。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加快,旅游和贸易增加,生态环境改变,导致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不断发生变化,病媒生物的侵害越来越严重。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结果显示,全球每年有10亿多人感染虫媒传染病,100多万人因此死亡,所造成的经济负担约占全球传染病负担的17%,这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在世界害虫日开展身边病媒生物防控科普宣传,目的是引起各国政府、公众、媒体及社会各界对害虫问题的重视并统一行动,消除疾病传播危害,传播科学防控理念,提升有害生物防控从业群体的职业荣誉感。
    在活动开幕式上,疾控专家给大家讲解病媒生物防控科普知识。多家消杀服务机构积极参加,活动现场准备500余份宣传科普手册和500余套灭“四害”常用产品,免费向市民发放。爱心机构进入社区,为群众办实事,开展消杀处置害虫活动。专家呼吁,关注小害虫带来的大危害,传播科学防控理念,创建美好环境要从自身做起。

相关链接:

   1.蚊:蚊子是传播传染病的媒介昆虫之一,其携带的病毒可随着迁飞、货物运输等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造成流行。通过蚊虫传播的疾病有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郑州市近两年有疟疾和登革热输入性病例,中华按蚊和白纹伊蚊是疟疾和登革热的传播媒介。在蚊虫密度较高的5月~10月,需要注意防蚊灭蚊,清除蚊虫的滋生地是灭蚊的关键。
    2.蜱:蜱大多生活在草地、农田、森林等野外环境。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蜱虫叮咬人后会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主要症状为发热、全身不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精神萎靡等,一般均较轻微。蜱可传播多种疾病,如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蜱传斑疹伤寒等。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通过调查,在郑州市周边山区有蜱虫分布。
    3.鼠: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鼠类等啮齿类动物的存在。通过鼠传播的传染病有60余种,如出血热、脑膜炎、鼠疫等。经研究发现,老鼠传播疾病有3个途径:鼠体外寄生虫作媒介,通过叮咬人体吸血时,将病原体传染给人;体内带致病微生物的鼠,通过鼠的活动或粪便污染了食物或水源,造成人类食用后发病;老鼠直接咬人或病原体通过外伤侵入而引起感染。
    4.蝇:蝇不但骚扰人,污染食物,更重要的是传播多种疾病和引起蝇蛆病。成蝇除在室内骚扰外,还能传染多种疾病,如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脊髓灰质炎、结核病、阿米巴痢疾和某些蠕虫病。有些蝇蛆可寄生于人体伤口或某些器官,引起蝇蛆病。灭蝇的基本环节是搞好环境卫生,清除蝇的滋生场所。
    5.蟑螂:蟑螂喜欢高温、阴暗潮湿的地方,多在水源、食物丰富的厨房、餐厅、浴室、排水沟、垃圾桶等处被发现。蟑螂喜欢富含淀粉或香甜的发酵食品,进食时,边吃、边吐、边排泄,污染食物,传播多种疾病,如痢疾、副霍乱、肝炎、结核病、白喉、猩红热、蛔虫病等。蟑螂的生存和繁殖能力都很强,较长时间内不吃不喝也不会死亡。卵存在于卵鞘内,不容易杀灭。要消灭蟑螂,必须保证环境卫生,包括卫生间和下水道,垃圾要及时清理。
    6.白蛉:白蛉除了叮人吸血外,能传播多种疾病,在我国传播黑热病。病毒通过白蛉叮咬进入人体,经淋巴管和毛细血管到达网状内皮系统进行繁殖,达到一定数量后进入血液循环,造成病毒血症,引起全身病变。在平原地带,白蛉多栖息于畜舍、窑洞、墙缝等,近两年在郑州市区周边的巩义、新密、荥阳和登封等地发现有白蛉,并有黑热病病例报告。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