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在家门口治住了大病”
2021-08-2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闻 浏览:13878 次本报记者 卜俊成
前一段时间,今年54岁家住宝丰县大营镇的老吴,在家休息时,突然感觉到胸闷、胸痛,而且不停地出大汗。这种状况持续了20多分钟不见好转,老吴的老伴就赶紧拨打了宝丰县医疗健康集团大营镇分院(大营镇卫生院)的急救电话。
很快,急救车就来到老吴家中。根据老吴的临床表现,接诊医生立即为其进行心电图检查。结合检查结果,医生考虑其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可能性非常大。
情况危急!如不及时开通堵塞的血管,老吴随时都有心跳骤停的危险。接诊的医务人员迅速将老吴运至大营镇分院,进行“双抗”抗凝治疗的同时,立即与宝丰县医疗健康集团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联系。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朱亚军和急诊科主任栗建武了解过老吴的病情后,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考虑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受限,建议就地实施药物溶栓。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大营镇分院胸痛救治单元的护士立即为老吴推注溶栓药物。不一会儿,老吴胸痛、胸闷的症状就得到了有效缓解。在家门口的乡镇卫生院就做了以前县级医院才能做的治疗,老吴感慨颇深。“原以为乡镇卫生院也就能看个头疼脑热的小病,没想到在家门口治住了大病,真方便!”8月25日,回想起看病的经历,老吴由衷地告诉记者。
老吴之所以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得益于宝丰县县、乡两级医院联动,无缝衔接,远程指导救治,帮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血管再通,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这是2019年年底以后才有的变化。当时,宝丰县成立了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覆盖县中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第四人民医院、县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县精神病医院和13家乡镇卫生院的县医疗健康集团,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其中,为了实现上下联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宝丰县医疗健康集团以信息化建设为纽带,深入推进远程会诊中心、远程心电中心、远程影像中心、检查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六大共享中心”建设,向上与城市三级医院对接,向下辐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现了县、乡、村医疗机构远程心电、远程影像、检查检验互联互通,探索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解决了基层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实现了全县诊断同质化,节约了医疗资源,提升了县域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我们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免费为全县20家医疗健康集团各院区及部分民营医院、200余家村卫生室等提供常规心电和动态心电诊断分析服务。”采访中,宝丰县医疗健康集团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中心目前月诊断量为9000余例,极大地方便了乡村患者。
宝丰县医疗健康集团成立后,还统一安排县级医疗机构科主任及骨干医生到乡镇卫生院担任名誉院长或者业务副院长,积极发挥县级医院专家、技术优势,提升基层各分院的服务能力,促使乡镇卫生院门急诊人次同比提高72.56%。
为了解决基层医院留不住患者的问题,宝丰县财政每年出资400万元,设立外聘专家专项基金,用于全县参保人员患大病、疑难病症聘请省级以上医院专家会诊、手术的费用,让患者“足不出县”即可享受上级医疗机构专家的服务。目前,首批入档专家80名,均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等省级医院的知名专家。同时,宝丰县财政每年出资1200万元,用于“两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二次报销,即患者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报销后的剩余费用由财政负担。
其实,不仅是在宝丰县,目前在平顶山市所辖各县(市),都已经建立起了“市级统筹、县域主责、部门共建、集团运行”的工作机制,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全覆盖,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和群众健康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如通过实施集团化管理,郏县、汝州市等也已强化县级能力、提升基层服务、拓展诊疗范围、规范诊疗秩序,县域诊疗能力从“县级强”带动“基层强”、进而实现“县域强”,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2020年,郏县、汝州市乡镇卫生院就诊率分别达到66.48%、67.66%,均超过省定指标。
同时,在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过程中,平顶山市还坚持把疾病防控、中医药服务、妇幼健康等公卫机构融入医共体建设,做实签约服务,做强中医防治,做细慢性病管理,建立基层医防融合、防治结合服务模式,筑牢群众医疗健康第一道防线,推动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据了解,2020年,郏县健康管理服务人次、重点人群签约率同比分别增长13.5%、6.37%,常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2018年的12.14%提高到2020年的25.8%,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前不久,郏县因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还获得了国务院督查的激励表彰。为此,河南省人民政府给予郏县奖励资金500万元,并予以配套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