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泪样骨病的影像学特点

2021-10-21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临床荟萃 浏览:15725 次 

蜡泪样骨病的影像学特点
□梁 潇  文/图

蜡泪样骨病是一种罕见的骨质硬化性疾病,又名“肢骨纹状增生症”,多侵犯单一肢体,增生的骨质自上而下沿骨干一侧向下流注,很像蜡烛表面的烛泪,故名蜡泪样骨病。
病因病理
    许多学者认为,在患者的胚胎时期蜡泪样骨病就已形成,出生后有一定潜伏期,随着患者的年龄增长,逐渐侵犯骨骼及邻近的软组织。还有文献报道与血管干扰素或血管机能不全等因素有关。有的学者认为,本病是从血管性疾病进展到血管闭塞,伴有脂肪和黏液样变和肌肉萎缩,并发现在间充质内有软骨化生,随后钙化及骨化。其病理基础是成骨细胞活动增多,破骨细胞活动减少,导致哈弗斯管扩大或扭曲,抑或变形,骨板层排列密集、紊乱,骨皮质增厚,部分骨小梁和骨髓腔增粗。
临床特点
    蜡泪样骨病的患者以中青年多见,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单侧肢体发病为其特点,且多在四肢长骨,可侵及多个骨骼,在扁骨如颅骨、下颌骨、肩胛骨、骨盆、髌骨及骶髂关节等部位也可发生。扁骨的病变常与长骨病变同时存在,极少单独发生。
    该病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病变的发展,患者的患肢常有反复发作性疼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稍有缓解,局部软组织肿胀,可能伴有皮肤表面不平或肢体变形等;少数患肢有水肿或周围神经症状,如麻木、肌肉萎缩等,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多为过度增生的骨质压迫局部神经、血管所致,可能还会出现并发骨斑点症、肢体缩短或增长等。约17%的病例可出现皮肤变化,其中可能包括覆盖皮肤的色素沉着和硬皮病。
影像学特点
    四肢长骨骨质增生沿骨皮质内或外表面向一侧偏心性自上而下流注,呈象牙质样改变。骨皮质增厚,骨干增粗变形,骨髓腔变窄或消失,骨小梁不清,与正常骨分界清楚。致骨表面高低不平呈波浪状,形如融化的蜡烛,可为连续状或断续状改变。松质骨则为不规则线状、斑块状骨质硬化,病变常跨越关节而不侵犯关节面管状骨等,但可导致关节畸形或半脱位。骨骺、短不规则骨骨质增生时为斑点状、斑片状致密影,病变晚期可累及软组织而形成斑块状高密度钙化影。部分患者的骨质增生堆积在皮质外,边缘呈不规则的波浪状,容易形成结节形状。
治疗方案
    对蜡泪样骨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大多数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双膦酸盐治疗被认为是有效的医疗干预。蜡泪样骨病引起骨痛的潜在原因,包括破骨细胞吸收增加、疼痛感受器激活、骨内压力升高、骨质增生引起血管增多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受累。双膦酸盐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巨噬细胞和骨血管,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在急性疼痛期可用物理治疗方法及对症处理的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手术治疗主要用于畸形矫正以及缓解疼痛,患肢畸形严重者可进行截骨矫正;关节活动障碍者可切除关节内的硬化骨质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在手术切除后,也有可能复发。手术治疗包括肌腱延长、交感神经切除和截肢。患者的预后是不确定的,取决于解剖位置、向软组织的延伸和软组织的变化。该病进展缓慢,有发作期和停滞期,有自愈倾向,无恶变及致命的报道。
鉴别诊断
    骨斑点症:全身代谢性骨病,为海绵骨的多发斑点状骨质硬化,并无骨皮质及骨内膜的烛泪状新骨形成,一般不累及骨干。
    石骨症:全身骨质普遍硬化,皮质增厚,髓腔变窄或完全闭塞,骨脆易折。
    进行性骨干发育异常:幼年发病,全身长骨骨干中段呈对称性进行性骨皮质及骨内膜增生,肢体肌肉萎缩,严重时患者可因贫血而死亡。
    硬化性骨髓炎:多发生于骨皮质增厚,局部呈梭形隆起,髓腔增生硬化,局部可见骨质破坏及骨膜反应。
    畸形性骨炎:该病早期以骨吸收为主,X线表现为局限性骨质疏松。随着病变的发展,可见长骨骨皮质增厚,骨小梁结构紊乱且弯曲变形,出现病理性骨折。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肿瘤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