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医养结合巩固健康扶贫成果

2022-05-2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河南老龄 浏览:14441 次 

焦作:医养结合巩固健康扶贫成果
本报记者 冯金灿 王正勋

   近年来,焦作市以医养中心建设为突破口,投资2亿多元,建成医养中心47家,设置医养床位2864张,构建了困难人口三级医养健康网。
建立机制筑牢发展根基
    焦作市建立“卫健牵头、部门联动、财政保障”的横向贯通、“市、县、乡、村”纵向衔接的协同联动机制。卫生健康部门出台医养中心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对养老机构申办医务室、护理院提供“一站式”备案审批服务;民政部门提供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政策支持;医保部门将养老机构的医疗纳入基本医保定点范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供公益性岗位安置和技能培训支持;乡村振兴部门利用“两公开、两公示、两评估”制度对医养对象进行识别,避免“政策不衔接、工作不协调、推进不平衡”等问题。
    焦作市还坚持典型带动机制,以医养结合示范创建为抓手,树立博爱县金城医养中心、武陟县大虹桥医养中心等典型,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对重病重残困难人员实行集中托养,以点带面、典型带动;坚持共享交流机制,成立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专班,实时监测分析因病致贫、返贫风险数据信息,建立预警台账,及时跟进服务、落实政策、消除隐患。
“四项统筹”巩固脱贫实效
    焦作市按照“兜底保障、就近入住、预留空间、服务社会”原则,统筹政策支持县级建设1所不低于100张床位的综合医养中心、有条件的乡镇每5万人建设1个不低于40张床位的区域医养中心,构建失能失智重度残疾人医养体系,目前全市47家医养中心入住脱贫户524人、监测对象38人;统筹推进医养结合,积极探索家庭签约医生、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医养机构“四位一体”的医养服务模式,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无缝对接、有效结合、全面覆盖,推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与126家养老机构、181家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13家农村幸福院全面开展医养签约服务,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统筹推进资金聚合,在建设方面整合民政养老、医疗服务提升、社会公益项目等资金,保障医养中心“输血”功能,在运行方面整合残疾人阳光家园、残疾人低保和两项补贴、民政集中供养等资金,不足部分由财政资金予以倾斜保障,提升医养中心“造血”能力,同时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发挥医养中心“活血”作用;统筹推进功能复合,在“医”方面推进健康管理全周期,“住前”进行健康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平时”发挥中医药优势,开展个性化服务,“病时”开通住院转诊“绿色通道”,在“养”方面做到生活照料全方位,突出适老化改造、标准化保洁、个性化护理、居家化体验“四大元素”,实现无异味、无褥疮、无孤独“三无”标准,确保“两高”(社会信任度高、入住人员满意度高)效果。
“四种模式”延伸医疗服务
    焦作市坚持“两院融合”型,由乡镇卫生院新建(改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托管运营,既能有效整合医疗和养老资源,又能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其中博爱县金城乡卫生院盘活原计划生育服务站闲置资源,设置博爱县金城医养中心,实现两院融合、一体发展;坚持“医养一体”型,由医院转型改建康复医院、护理院开展养老服务,让康复患者在住院期间既能得到康复治疗,又能得到养老照料。焦作市电务医院医养中心原为焦作铁路电缆厂职工医院,利用破产闲置电缆厂的厂房,改建成为焦作市首家医养结合老年康复中心,成功转型为医疗、养生、养老“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入住率超过95%。
    焦作市还坚持“医中建养”型,由乡镇卫生院新增养老服务,形成以医促养、以养助医的运营态势,修武县郇封镇第二卫生院增设郇封镇医养中心,主要为区域内失能失智重度残疾困难人员提供医养服务,并面向社会为老人提供服务;坚持“养中办医”型,由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机构,为入住人员提供健康养老服务,焦作蕾娜范老年公寓加大医疗技术投入力度,组建由20位专业人员组成的医疗服务团队,建设焦作蕾娜范护理院,成为焦作市首家老年公寓内嵌入式二级医疗卫生机构。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