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周阳:血管外科的“垦荒者”
2022-07-28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二版:综合新闻 浏览:12492 次焦周阳:血管外科的“垦荒者”
本报记者 郭娅妮 通讯员 常晓伟 一滴水微不足道,但千千万万滴水汇聚在一起,就成了黄河、长江。望着哈密一望无际的戈壁,焦周阳暗下决心,要利用自身积累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哈密市血管疾病防治水平,努力做一滴哈密之“水”。
2020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内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焦周阳作为河南省第十批援疆人才来到哈密市中心医院,任普外一科主任,以血管病为突破口,成立哈密市第一个血管外科学组。
作为哈密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的“垦荒者”,为了实现血管外科从无到有,焦周阳整理了哈密市2019年普外科、急诊科、呼吸科、骨科及重症医学科等相关学科的临床数据,以血管病专业为突破口,从器械采购到信息化建设,从规范诊疗到急诊绿色通道流程,从建立多学科团队到适宜技术培训、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最终成立哈密市第一个专业的血管外科学组。
焦周阳创建的血管外科学组,实现了哈密市血管腔内介入手术零的突破,完成了哈密市首例滤器植入及取出、运用导丝成袢技术完成超时间窗困难滤器取出;同时,开展了腹主动脉瘤、髂动脉瘤等腔内治疗手术,以及假性动脉瘤外科切除手术,完善了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操作流程,为哈密市中心医院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与此同时,焦周阳将目标覆盖整个哈密市,与血管外科学组同仁一起,深入基层医院进行调研、授课、查房,现场走访了解情况,开展义诊,并依据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学科发展的建设性意见。焦周阳与当地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推动血管病防治工作,使哈密市开展血管外科适宜技术的能力大幅提升。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是焦周阳工作的重中之重。据焦周阳介绍,外科医生的水平提升,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一类患者,同一类手术方案,一周能遇到好几例;在哈密,病源比较少,今天做完这台手术,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类似的手术,需要医生做好实操记录,珍惜每一次实操学习机会,每一台外科手术都要无比谨慎,反复做好术前推演,避免紧急情况的发生,以确保万无一失。
下肢血栓引发的肺栓塞,是血管外科比较凶险的疾病。在援疆医疗队到来之前,哈密市从未开展过该项手术。“现在,哈密市中心医院跟着我学习的两个大夫已经能够独立开展手术。”说到这里,焦周阳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现在当地医生把技术学到手了,让哈密群众的生命安全多了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