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樱:国医大师的四重身份

2022-08-30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闻 浏览:16889 次 


本报记者 杨小沛

她,为医,数十年如一日,倾注爱心,以低廉的费用解患者病痛,是患者心中亲切的“医生奶奶”;她,为学,开创性地提出儿童肾病“扶正祛邪,序贯辨治”理论,推行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中医阶梯诊疗方案,创新性地把雷公藤制剂引入儿童临床;她,为师,坚持中医药师承教育,力破传承难题,培养出百余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及师承大夫;她,为“帅”,将科室从昔日全院倒数带入“国家队”……
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其中之一,已是不易;而她,却将四重身份合而为一,并做到了极致。刚获得全国中医界的最高荣誉,又走上最美医生领奖台。何为“大医”?何为“最美”?从她的身上,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答案。
她,就是河南首位女性国医大师——丁樱。
为医
她是患者最信赖的“丁奶奶”
8月25日上午,是丁樱的特需门诊日。
她一早坐上医院的班车,7时30分抵达医院后,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7时40分,参加了每周一次的晨会大交班后,丁樱匆匆处理完科室相关工作,来到诊室。
诊室外已站满了来自全省各地乃至省外的患者及家属。本来一上午15个号,已被加到20个。“患者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丁樱总是不忍心让患者白跑一趟,常常为了患者错过“饭点儿”。
诊室外面下起淅淅沥沥的秋雨,带来了初秋的第一抹清凉。丁樱舒缓、柔和的问诊声,在安静的诊室里,有种格外抚慰人心的力量。
“各项指标都很好,你现在可以停药观察。”第一位患者来自驻马店市,是“老病号”。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她的病情已得到明显控制。丁樱叮嘱她:“但是停药后不能大意,要尽量避免着凉感冒,有不适随时来找我。”患者听完,长舒了一口气,再三感谢“丁奶奶”后离开了诊室。
熟悉丁樱的“老病号”都知道,她开方有个原则:能用一味药绝不用两味药;疗效一样,能用便宜药就不用贵的药,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她常对学生和年轻医生说:“看病是个良心活儿,要有医术,更要有医德。”
来自安阳市的小龙是狼疮性肾炎患者。因为长期服用激素导致体型较胖,加之疾病导致的矮小症,他变得敏感、自卑,不愿上学,拒绝治疗。丁樱接诊后,不仅为其精心诊治,每次还会晚下班匀出近1小时开导他。慢慢的,小龙在“丁奶奶”的精心治疗和开导下变得开朗起来,服从治疗,病情得以控制。
“丁奶奶,我来看您了。”一个20多岁的男子随着叫号声走进诊室。“你是……”“丁奶奶,我是小浩。”“小浩,我记得你。你还在广州生活吗?几年没见,你的病情控制得怎么样?”丁樱亲切地拉过小伙子的手,笑盈盈地打量着他。
原来,小浩4岁时患上肾病综合征,因对激素耐药,病情严重,辗转多家医院治疗都没有效果。命运似乎给小浩判了“死刑”。2006年,6岁的小浩被家人带着找到了丁樱,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转折。丁樱不仅挽救了小浩的生命,还逐步控制了他的病情。前几年,病情稳定的小浩随家人迁居广州。现在,22岁的他走入人生新的阶段,谈起了恋爱,准备结婚生子。于是,他和姐姐一起,带着家人的殷殷期盼,从广州飞回郑州,再次找到了“丁奶奶”……
不知不觉间,时针指向了13时,诊室外依然有不少患者。问诊间隙,丁樱叮嘱年轻医生轮流去吃饭;而她自己,依然不急不躁,专注地给患者诊治着疾病。
为学
她西医出身,却获中医界最高荣誉
18岁时卫校毕业,从基层医生做起;6年后重返校园,进入河南中医学院(现为河南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中西医双重知识加持、丰富的临床经验积累,使得丁樱的专业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从基层医生到博士生导师,再到全国知名的中医儿科专家,最后当选国医大师……53年从医路,丁樱走得坚定、踏实。
临床之外,她还坚持科研创新实践,在儿童疑难病领域提出了很多开创性的见解:
创新性地提出儿童肾病“扶正祛邪,序贯辨治”理论,将小儿肾病“标本”辨证分型体系写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本科及研究生教材;
创立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中医阶梯治疗方案,通过国家重大课题项目随机盲法对照的循证评价,并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
为了不让患儿错失“便宜有效的救命好药”,首倡儿童规范应用雷公藤制剂的临床治疗方案,持续30年进行临床与基础研究,提出雷公藤多苷及雷公藤颗粒在儿科临床的使用方案和使用剂量,从产地到厂家,严格把关筛选,确保其疗效及安全性……
多年的临床实践,让她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无论临床、家务如何繁忙,她都学不止步、笔耕不辍,并收获了累累成果:近年共主持课题28项,其中国家重大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16项,获省部级成果奖14项;出版学术著作33部,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制定优势病种行业标准、诊疗指南8项,被国内外多所高校及学术会邀请讲学200余次,在国内中医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为师
她宽严并济,倾尽全力
“中医传承难,难在观念上。”从医53年来,丁樱既是医者,又是师者。她深知,个人能力终归有限,要想服务更多的患者、将中医药学发扬光大,就必须做好师承教育。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我是这条路的亲历者,也是受益者。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才能扬长避短。”丁樱在带教过程中,反复强调,“只有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稳、更快”。
不仅注重传授知识,在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思维逻辑培养方面,丁樱的要求也很严格。病案讨论就是她用来检验学生的“法宝”。“我就是要通过病案讨论,看学生在临床、临证时,在解决每一个疑难病例时的思路。”丁樱坦言,学中医一定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加强中医典籍的学习,还要着重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丁老师还很注重培养我们认真负责的作风。”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医学院党委书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任献青是丁樱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也是第一位博士研究生。他说,当年跟师学习时,有一次因为疏忽,病历书写不够规范,丁老师看后一言不发,直接在病历本上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叉。从那以后,他养成了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写病历、抄处方、诊治患者,包括其他工作,都做得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丁老师虽然严格,却可亲可敬,我们都称她为‘导师妈妈’。即使工作20年了,每每在工作中受到委屈、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我都会想和老师聊聊,听听老师的建议。”丁樱的学生、儿科重症监护室主任陈文霞,回忆起自己生病住院时,老师前去看望她的场景,眼中闪现出泪光。
“在几十年前,老师们都是手持教鞭、挂图上课的。为了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她常常备课到深夜,写好教案、列出重点知识后再让我给她绘制成挂图。至今,我们家里还保留着几张她当年讲课时用毛笔绘的图表。”提起爱人丁樱,吕海江(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很是骄傲。
看到部分学生家境较为贫困,丁樱还会利用各种机会去帮助他们;她日常生活非常朴实简单,却捐献出俭省下来的60万元,设立了“丁樱奖学金”,以资助那些家庭贫困但品学兼优的中医儿科学子。
30多年来,丁樱对学生“教之导之、惜之爱之”,犹如灯塔,为大家指引方向,提供人生坐标。她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以及学术继承人已有百余名,他们多数成为高校、医疗单位的学术、业务骨干,并像一颗颗火种把老师的学术思想、医德医风传递到了更宽广的领域,服务于更多的百姓。
为“帅”
她带领科室跻身“国家队”
1999年,全国中医儿科发展正处在低谷期,丁樱临危受命,接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一职。当时,儿科仅有25张床位,日门诊量不足65人次,最少的时候整个病区只有三五个患儿。
科室发展举步维艰、人才流失严重、人员信心不足。面对这样的局面,如何破局?
在充分、广泛地研究、论证后,丁樱创新性地提出“专业分化”的理念,学习国内外前沿医学知识,聚焦小儿肾病、呼吸系统疾病、脑病方向,发展风湿免疫、小儿神经内科、遗传代谢、生长发育等相关专业。
定好发展方向,在医院的全力支持下,丁樱又带领团队扩大儿科的空间规模、诊疗配置;发展学科优势病种,研制院内制剂,打造中医药疗法的核心竞争力。 (下转第二版)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