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的治疗原则
2023-01-0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健康促进 浏览:12044 次 【查看证书】□张艳秋
高二男生晓东(化名)因咳嗽发现了肺结核,医生要求他积极治疗,放松身心,好好休息。晓东和爸爸妈妈商量后决定休学一年,好好治病。康复后的晓东如今已经上大学了,停药已经3年了,放假期间仍然定期复查。目前,他的肺结核已经治愈,不需要再复查了。
结核病又叫“痨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等)也可继发感染。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患结核病后,除少数患者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专家孙定勇提醒,结核病不可怕,只要坚持规范化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结核病的治疗原则:早期、规律、联合、适量、全程。
早期:对结核病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早治疗可以避免机体组织的不可逆性破坏,造成修复困难。肺结核早期,肺泡内有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肺泡结构尚保持完整。同时,结核分枝杆菌繁殖旺盛,体内吞噬细胞活跃,抗结核病药物对代谢活跃、繁殖旺盛的结核分枝杆菌能够发挥抑制和杀灭作用。
联合:无论原发性结核病还是继发性结核病,都需要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既可避免或延缓耐药性,又能提高杀菌效果。联合药物既要有细胞内杀菌药物,又要有细胞外杀菌药物;既要有适合酸性环境的杀菌药物,又要有适合碱性环境的杀菌药物。
适量: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采用适当的剂量。很多抗结核病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如果剂量过大,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过高,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可产生毒副作用;如果剂量不足,血药浓度过低,又达不到抑菌、杀菌的目的,还容易产生耐药性。
规律:一定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规律用药。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分裂周期长、生长繁殖缓慢、杀灭困难的顽固细菌。如果用药不规律,症状缓解就停用,将引起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造成治疗失败,使治疗更加困难。
全程:全程用药就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评定化疗方案,完成化疗方案所需的时间,1个疗程3个月,全疗程1年或1年半。短程化疗不少于6个月或10个月。
结核病患者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树立信心,严格遵循治疗原则。一般情况下,结核病不需要住院治疗;如果并发症比较严重,则需要住院治疗;如果不排菌、病灶稳定且症状较轻,患者可居家治疗。家庭调养对结核病患者的康复和身心健康很重要。在饮食上,患者要多吃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文由杨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