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节气话养生

2023-02-0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八版:杏林 浏览:9348 次 

□薛永亮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此解释:“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春标志着冬季已经过去,万物养精蓄锐,为春季的勃发做好了充足的储备,开始进入风和日丽、万物复苏的季节,意味着开启新的轮回。此时,虽然春寒料峭,但是寒冬已尽,春回大地,大自然生机勃发。
    自然界的变化也反映了天地之间阳气的运行状况。因春季五行属木,对应人体的肝脏,立春之后,人体感天地气机变化,肝脏的阳气也会渐渐升发。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调畅气机,主藏血,在志为怒,喜调达而恶抑郁。《黄帝内经》中提出“春夏养阳”的观点。因此,春季养生的重点是顺应自然界阳气升发、万物复苏的特点,使肝脏得以宣达。

 

起居:早睡早起,护阳养肝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意思是说立春时节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顺从春季生发之气。若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脏,因为这是春季养生的基础。
    古人曰:“日入而息,日出而作。”早点起床能够振奋精神,从而有利于肝脏阳气升发,肝气舒畅调达,避免春困。《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提出“故人卧血归于肝”的观点,早睡能保证人体充足的睡眠,既有利于发挥肝脏主藏血的功能,还能起到很好的滋养作用,对肝脏的恢复是十分有益的。
    此外,《养生论》曰:“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意思是说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季是自然界阳气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新陈代谢旺盛。故春季梳头,正符合这一养生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作用。
精神:情志调畅,忌怒戒忧
    肝脏为“将军之官”,主疏泄,调畅气机,主藏血,在志为怒,喜调达而恶抑郁。春季为肝脏当令之时,易影响肝脏的疏泄调达之性。
    春季影响肝脏调达之性,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情绪亢奋,急躁易怒,导致肝气升发太过,我国民间素有“菜花黄,痴子忙”的说法,因为春季油菜花盛开,躁狂类精神疾病春季多发,并且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高血压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疾病等,也都与春季肝气升发太过有关。因此,春季精神调摄首忌大怒。二是情绪低落,生闷气,会引起肝气郁结,表现为精神抑郁,唉声叹气,提不起精神。中医认为,消化道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于肝脏失于疏泄,影响到脾胃运化功能造成的,故春季精神调养还要避免忧愁、抑郁。
    总之,春季情志养生,最重要的是调节好情绪,不要动怒,更不要抑郁,思想上要豁达开朗、心胸开阔,与人交往时要保持愉快平和的心境,这样不仅能促进肝气疏泄调达,还对于养生保健大有裨益;同时,到户外多做运动、多晒太阳,可以延长光照时间,也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衣着:减衣勿早,防风御寒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季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生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立春时节,春风劲吹,温差较大,乍寒还暖,春风于温暖之中暗藏“杀机”,人体肌肤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风邪气抵抗能力有所减弱,骤冷会使血管痉挛,血液黏稠,血流速度减慢,脏器缺血,则身体抵抗力下降,病邪乘虚而入侵袭身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立春时节,各种细菌、病毒逐渐生长繁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一般上午8时左右,空气质量较好,是开窗通风的好时机。
锻炼:户外运动,踏青迎春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人体应该借助这一特点,重点养阳,而养阳的关键在于“动”,切忌“静”。立春时节,人们应该多去户外运动、晒太阳,使阳气得以宣达,这样可以加快心脏跳动,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增加身体产生的热量,如散步、跑步、登山、做操、打球、踢毽子、跳绳等,可以改善人体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使大脑得到较多的血液和氧气,从而达到人体脏腑功能正常运行的目的。
    但立春时节运动不宜太早,要防止因早晨气温低、雾气重而感冒,应在太阳升起后外出运动。运动前应先轻柔地活动身体关节,防止因骤然运动而诱发意外。运动时以微微出汗为好,切忌过量运动,避免大汗淋漓而伤阳气,这样有悖于“春夏养阳”的宗旨。
    踏青是人们喜爱的春季活动,树林、田野、湖边空气清新,饱含氧离子,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预防动脉硬化。此外,户外运动,亲近大自然,有利于肝气疏泄,吐故纳新,可以振奋精神,消除疲劳,陶冶性情。
饮食:增辛减酸,多甘少咸
    《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记载:“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生于自然,应顺应自然规律。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立春之后,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此时应多吃气味辛香、味道甘甜的食物,少吃酸味食物,减少食盐的摄入量。
    辛味食物包括韭菜、大葱、洋葱、生姜、大蒜、香菜等,不仅是增进食欲的调味佳品,还能促使体内阳气升发,驱除冬季积聚的浊气,增强抵御风寒的能力。但此时也应避免进食大热、大辛的食物,如羊肉、辣椒及油炸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损耗阳气,导致上火。
    立春时节,人们多食甘味食物可平抑肝火,有养护人体阳气及健脾的作用,比如大枣、山药、五谷杂粮等,这些食物大部分都属甘。性温味甘的食物首选谷物类,如糯米、黑米、燕麦、南瓜、扁豆、红枣、桂圆等,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著《千金方》中指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春季应肝,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和肝气的疏泄,并且容易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立春时节应少吃酸味食物,如狗肉、鹌鹑、海鱼、螃蟹等,避免阳气升发不足,郁结在内,导致身体出现问题;同时,减少食盐的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摄入过量盐分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总之,立春养生,要适应春生之气,与阳气升发合拍,要以养阳、养肝为原则。
    (作者为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