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痤疮

2023-02-0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临证 浏览:15462 次 【查看证书


□张 冰

   痤疮又被大家称之为“青春痘”,好发于颜面及胸背部,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临床统计有80%~90%的青少年患病,并非青春期专有疾病。下面笔者为大家介绍关于痤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痤疮的临床表现
    西医认为痤疮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内分泌因素、皮脂腺导管因素、微生物感染因素、炎症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痤疮属于中医“粉刺”的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的病机多为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或过食辛辣刺激及肥甘厚味,助湿化热,湿热互结,或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久而致痰瘀互结所致。
    痤疮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不一,可分为4个等级:I级为粉刺为主,少量丘疹、脓疱,总皮损数小于30个;Ⅱ级为中度,在轻度的基础上又可见浅在性脓疱,但局限于颜面,皮损总数31个~50个;Ⅲ级为大量丘疹、脓疱,总皮损数50个~100个,结节数小于3个;Ⅳ级为重度,在中度基础上出现结节、囊肿,伴疤痕形成,皮损总数大于100个,结节或者囊肿数大于3个。
痤疮的治疗
    西医治疗痤疮常内服加外用药物相结合治疗,常用内服药有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维胺酯、泼尼松等。外用药有夫西地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等。
    中医根据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将痤疮分为肺经风热型、湿热蕴结型、冲任失调型及痰瘀互结型。肺经风热型临床表现为面部多发闭合性粉刺,有少许炎症丘疹,治宜宣肺清热,方选枇杷清肺饮加减;湿热蕴结型临床表现为头面部、胸背部皮肤油腻,脓疱,结节,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化湿通腑,方选三黄丸合茵陈蒿汤加减;冲任失调型临床表现为面部炎性丘疹、结节,皮疹色为红或暗红,可伴有月经前加重、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方选当归芍药散合二仙汤加减;痰瘀互结型临床表现为结节、囊肿、疤痕为主,经久难愈,纳呆腹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方选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减。
    除了口服及外用药以外,还有中医特色治疗、物理及化学治疗等。中医特色治疗有火针、放血、拔罐、中药溻渍等方法。物理及化学治疗有红蓝光、光动力、果酸、光子、激光等方法。
    痤疮治疗方案的选择因人而异,多采用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理念来治疗,标本兼治,可取得较好效果。
痤疮的预防
    注意饮食。少吃甜食,少喝牛奶,少吃油炸食物。
    作息规律、控制体重、加强运动。不规律的作息习惯会影响到人体的新陈代谢质量,影响激素水平,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诱发痤疮。
    劳逸结合,调畅情志、自我减压。压力过大会导致体内激素及皮脂腺分泌异常,调节情绪、自我减压可有效预防痤疮复发。
    不能挤痘。挤痘可能引起局部甚至颅内感染,还会引起色素沉着,后期出现痘坑、痘印。
    恰当使用化妆品,慎重使用导致“化妆品痤疮”的粉底、彩妆等。
    日常洁面。合理清洗、适当补水、加强保湿、物理防晒。
    如果得了“青春痘”怎么办呢?笔者建议早期干预,到正规医院寻求皮肤科专科医生诊治,切莫自行处理。早期规范治疗,定期复诊可以很好地控制和缓解症状。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