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疗效在重大疾病救治中得到验证

2023-02-0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视界 浏览:16447 次 


□闫京涛

   近期,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笔者在坐诊时,时常遇到一些肿瘤患者及多种慢性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来就诊,病房里也住了许多肿瘤、老年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对此,笔者带领团队密切配合,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全力救治肿瘤及多种慢性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取得了好的疗效,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用中药汤剂治疗效果显著
    笔者根据患者的不同舌脉症状、不同体质类型、不同疾病阶段、不同辨证分型,采取“一人一方”的治疗方案,比如对于感染初期患者,应用葛根汤、大青龙汤、柴胡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方剂发汗、祛邪,可快速缓解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肿瘤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时常出现疲乏、无食欲、全身疼痛等症状。这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这些患者大多久病正气不足,免疫力低下,笔者选用小柴胡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人参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方剂加减,以扶正祛邪,治疗发热、身痛、乏力等症,取得了预期效果。
    灵活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肿瘤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取得了明显效果,还充分体现了“简、便、验廉”的特点。对于外感风寒虚邪,阳气郁闭,出现发热、咽痛、口干等症状,笔者采用点刺放血疗法,“给邪以出路”,以祛邪散邪。其中,有一部分患者为肿瘤术后、放化疗阶段,依据中医理论“伤及正气,久病必虚”的原则,笔者应用温阳膏外敷神阙穴、足三里穴位注射、雷火灸等方法治疗厌食、身困、疲乏等脏腑亏虚之症状;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后发热、便秘等症状,效果明显。其间,笔者努力做到中医药全过程、全周期参与,在突出中医药优势,彰显了中医药适宜技术独特疗效的同时,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病程、减少了住院时间。
适时发挥治未病优势
    针对门诊上许多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咽痒、咳嗽、胸痛、胸闷、厌食等症状,笔者谨遵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要旨,灵活选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桑菊饮、射干麻黄汤、半夏厚朴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方剂加减调治。通过观察、随访,笔者发现效果明显。
    适时运用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养生防病理念。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因邪伤正气,脏腑功能紊乱,时常出现心烦、气短、乏力、纳呆等症状。中医理论强调“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依据这种治疗法则,笔者指导患者适当锻炼,练习气功、八段锦等,让患者注意养心安神,心态保持平和、宁静,调整饮食结构;选用药膳、中药茶饮等方法,益气扶正、润肺化痰,促进身体尽早康复。
    其间,笔者也感染了新冠病毒,出现了身冷、发热、头痛等症状,服用葛根汤加味,症状很快得到缓解。后期也出现了咽痒、咳嗽等症状,笔者通过调方服药,症状也很快减轻,直至消失。由于及时运用中药干预,新冠病毒感染并没有影响笔者的正常诊疗工作,还促使自己深切体验了中医药的神奇疗效。
对症治疗 发挥整体调节作用
    3年疫情防控,中医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对患者实行分层干预。对于轻症患者,可以选择对症的中药进行居家治疗,减轻了医疗卫生机构的压力。二是发挥了中医药在治疗中的独特优势。对于轻型、普通型患者以中医药为主导进行治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缓解临床压力。重型、危重型可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有可能发展成重型的患者,及早进行中医药干预治疗,可以降低转重率;对于重型、危重型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阻断或减缓重症向危重症发展的速度,促使重症向轻症转变,降低病亡率。三是在患者康复过程中,运用中医药对症治疗,发挥出整体调节作用。
    那么,中医药如何在阻断新冠病毒感染从轻症转向重症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呢?笔者认为,处理好邪正虚实的转化关系,防止病邪由表入里、逆传或者内陷,就能阻断病情由轻转重。具体来说,在阻断病情由轻转重过程中,中医药主要发挥了两方面作用。首先,及时识别了易发展成重症的高危人群。中医证候学对于判断患者转重有指导意义,比如看舌苔,舌苔由薄转厚变黄,舌质的颜色由淡红转成紫红;高热持续不退,大便稀溏或者几天没有大便,且伴有食欲下降、消化吸收功能减弱等特点;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虚证,比如精神萎靡、气喘、手脚冰凉、出冷汗等,这些阴阳两虚的证候都可以作为转重的预警指标。其次,中医在阻断病情转重的治疗方面,强调关口前移、早期治疗。比如临床上高热持续48小时,每天需要吃两剂中药,每2小时~4小时需要服用一次;持续服药一段时间后,大多数患者效果明显。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所以我们要加强日常健康服务,特别要发挥好中医药的预防与治病作用。
 (作者供职于濮阳市中医医院肿瘤血液科)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