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杆粉丝”逐渐多起来

2023-05-11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基层视角 浏览:11831 次 

□杜思远

   今年是我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第五年了。我与全科医学的邂逅可谓一波三折,从一开始的迷茫,到刚参加工作时的困惑,再到现在的坚守,我的身份有过三次转变,但是我坚定地选择了全科医学。
    初识全科医学是在大学阶段,没有针对全科医学的特定教材,按部就班地学完数门临床课程,考虑今后会选哪一个专业就业,却唯独没有考虑全科医学。
    转眼间到了实习阶段,由于不能报考硕士研究生,我便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实习上,所有的科室都轮转一遍,每个科室的操作都要练习。我在皮肤科学习了痤疮的诊疗过程,治好了表妹的“青春痘”;在呼吸科轮转后,诊断了母亲的哮喘,并尝试着治疗,获得了母亲的赞许。这是我第一次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健康问题,也使我感受到医学的魅力,更让我思考:难道这就是全科医学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感觉也不错,起码做一个身边人的健康顾问,大学也算没白读。
    在迷茫的毕业季,我没有等来通往乡镇的“公交车”,却等来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的通知书。这是我从医学生到规培生的第一次转变。
    在规培基地,我看到了更多病例,甚至是一些罕见病。而这些疾病开始的症状却很平常,比如发热、乏力、疼痛等;我也终于不害怕独自接诊患者,能在门诊顺利问诊患者;在心内科,看了几百份心电图后,我茅塞顿开;在急诊科,从容不迫地处理急危重症患者;在教学查房中,掌握疾病的诊断治疗技术和处置规范;在实践基地,我第一次深入了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还到北京市参加了全科医学高峰论坛,参观了方庄和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惊叹于高效、便捷、舒适的医疗模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全方位的健康呵护,这正是医学应该有的模样!从那一刻起,我觉得全科医学可以试一试。
    很快,理想变成现实,当我迈进卫生院的大门,自己也从规培生成为一名真正的基层全科医生。刚开始,我的第一项工作不是在诊室看病,而是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老年人体检。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第一步是正确的。因为初到基层,没有病源,只能先通过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群众建立联系。正是通过为群众反馈体检结果,记录慢性病数据,定期随访,我的“铁杆粉丝”逐渐多起来,每天诊室门口的患者排起了长队,我知道群众认可我了。我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诊疗中,在卫生院起到了引领作用。
    首先,在基层打造示范性全科门诊。诊断要循证,治疗方案有原则,用药合理且规范,解释通俗易懂。群众的不良就医用药习惯被纠正,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高。
    其次,引进新业务、新技术。针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我将肺功能检测、动态血压监测、胰岛素泵应用等新技术在卫生院开展起来,扩大了疾病谱,满足了群众的就医需求。
    再次,创建急诊科,带出一支急救队伍。基层急诊急救能力薄弱,而急危重症的致死率、致残率高,所以我先后在两个卫生院建立急救站,打造区域内“15分钟急救圈”。经过培训,卫生院里的急救队伍也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等技术。基层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相继成立,目前已能开展溶栓治疗。
    最后,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我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健康扶贫工作相结合,每一个贫困户都是我的服务对象,我将高血压病、糖尿病、精神障碍患者建档建册,督导服药,定期随访。为解决患者距离远、不方便就医的问题,我和村民约定每周三到村卫生室坐诊。现在,我知道这叫巡诊。为了弄清楚病因和确定治疗方案,我主动联系上级医院医生远程会诊,对疑难疾病患者及时转诊到市级医院,并探望他们,并了解诊治情况,对接返乡后治疗方案,这就是双向转诊的“雏形”。
    在工作中,我越来越觉得有事可做,有被需要和信赖的感觉。基层群众很朴实,他们没有太多赞美的语言,但你所做的一切,他们都看在眼里,他们会说:“杜医生,我这条命就交给你了!”是啊!他们把命都交给我了,我怎么舍得离开他们,何不在乡村的舞台上、在全科医学的跑道上做一个“起跑者”。
    去年,我迎来了自己的第三次转变,被任命为卫生院党支部书记,从一名全科医生到一名医院管理者,这是一次更大挑战。但我始终不能忘的是作为全科医生的使命。也许我能是2000名居民的家庭医生,但辖区几万居民都需要更好的医疗服务。那么,我又有什么理由不扛起这个担子,做出突破呢!
    于是,确定好方向,分解了目标,我在卫生院实行改革。打破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壁垒”,大力推进医防融合工作,确定以慢性病为基础的全科医学亚专长培育,康复与医养结合业务稳步推进,中西医结合治疗初见成效。这一刻,我觉得全科医学是一份一辈子可以为之奋斗的事业。
    (作者供职于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卫生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