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微创术安全吗

2023-09-0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浏览:17184 次 【查看证书


□韦伟民

   颅内血肿是患者发生颅脑损伤后较为常见的一种继发性病变,主要是指患者颅内出血聚集于颅腔某一部位并引发的局部占位效应。患者出现颅内血肿后受到脑组织被压迫、颅内压升高等因素的影响,多伴有意识障碍、恶心、记忆力减退、躁动、瞳孔变化等不适症状,由于颅内血肿的病情变化多端,若不能及时采取相关救治措施来清除颅内血肿,则有可能引发脑疝、脑缺血、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现阶段,临床治疗颅内血肿的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甘露醇、呋塞米、氨甲苯酸等)、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钻孔引流术等。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微创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而颅内血肿微创术也逐步发展成为临床治疗颅内血肿的常用疗法之一,虽然微创手术的创伤性相对传统开颅手术更低,但由于手术部位较为特殊,因而其手术的安全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颅内血肿微创术主要通过CT检查观察患者出血部位,确定最佳穿刺点,使用颅钻钻透颅骨,而后将几毫米直径的穿刺针插入患者脑内,抽出其中液态血肿,并利用血肿粉碎器及生化酶技术将固态血肿液化后吸出,抽吸完成后留置引流管持续引流,最终达到清除血肿的目的。该疗法更适用于相关大部分血肿处于液体状态,且包膜不肥厚或钙化不明显的颅内血肿患者,此外,对于婴幼儿这类脑组织过软,内层包膜难以抬起的患者而言,应尽量避免此类微创手术,以免影响脑复位。相关研究指出,开展颅内血肿微创术需同时满足无明显脑疝症状、颅内血肿总量>30ml且未自行吸收等条件,以避免过度治疗或无效治疗。
手术特点
    操作简单便捷,在有条件的监护室床旁即可实施,能够避免搬动患者导致其病情加重;手术可采用局部麻醉手法,麻醉药物用量较少,药物副作用较低,不容易引发过多不良反应;使用钝性分离手法,显著减小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穿刺操作伤口较小,有助于将手术对患者脑组织造成的损伤降至最低;定位精确,可多靶点、多轨道清除血肿;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预后效果;手术费用较低,伤口愈合较快,且血肿清除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安全性
    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实践,学者们证实了颅内血肿微创术属于一项安全性较高的血肿清除措施。但是对于并发脑疝的颅内血肿患者而言,由于其病情较为危急,疾病发展较为迅速。因此,须立即进行开颅手术来快速、彻底地清除颅内血肿,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死亡风险。
    对于具备颅内血肿微创术指征的患者而言,一般在接受该项手术治疗后便可有效清除血肿,促使颅内压降低,缓解其临床症状。但也存在某些突发状况,如术中突发畸形血管或异常动脉瘤破裂,增加血肿面积,诱发脑疝;手术操作不当或术后护理不到位导致患者发生颅内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影响手术效果;此外,还可能在穿刺过程中,穿刺针经脑组织进入脑室时诱发抽筋,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上述不良事件,在老年人、儿童等身体免疫力较差的患者中往往存在更高的发生风险。为了尽可能避免这些突发状况的发生,提高颅内血肿微创术的安全性,临床十分重视对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与各项检查的开展,便于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评估其并发症发生风险,及时采取相关防护措施干预,同时注意强化对免疫力较弱群体的监管力度,予以其更多安全保障。
    综上所述,颅内血肿微创术作为临床为颅内血肿患者提供的重要救治措施,同时具备方便快捷、药物不良反应少、创伤小、术程短、精确性高、预后情况佳、并发症少等特点,能够在保证良好的血肿清除率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促使患者尽快康复。总体安全性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因此,在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指征,完善相关检查项目,优化临床护理方案,对提高颅内血肿微创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供职于南宁市上林县人民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