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处方

2023-11-1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五版:乡医课堂 浏览:11537 次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健康教育处方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一组宫颈病变,分为低级别病变(CIN1)和高级别病变(CIN2和CIN3,即癌前病变)。低级别病变可以消退,恢复正常,只有极少数情况向宫颈癌自然发展;病变部位可以进行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不用切除;高级别病变向宫颈癌自然发展的风险较高,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会有一部分患者发展为宫颈癌,需要在宫颈进行局部手术治疗。
    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有关,一般多无特殊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在同房后有出血症状。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大多数宫颈癌前病变是可以治愈的。确诊后的患者应定期随访和复查,可以及时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复发,及早干预,预防发展为宫颈癌。
    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有助于身体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健康的生活方式
    树立信心,积极治疗,绝大多数宫颈癌前病变能彻底治愈。
    注意性生活健康。使用安全套,避免多性伴等。
    食物多样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奶类、豆制品,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不吸烟,不饮酒。
    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保证睡眠时间充足。
    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运动,以不引起劳累和不适为宜。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减轻精神压力。
治疗与康复
    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如果需要服药治疗,应遵医嘱服药。
    进行宫颈相关手术治疗后,患者要遵医嘱休息,保持伤口清洁卫生,减少感染风险,促进伤口快速愈合。
    在宫颈癌前病变手术后发现有宫颈癌时,患者要听从医生的意见,继续治疗宫颈癌。
    宫颈癌前病变治疗后需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复发,及早干预,避免向宫颈癌发展。患者不能一次检查结果正常后就中断复查,以免延误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如果出现同房出血等异常症状,患者须尽快到医院检查。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健康教育处方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又称为“霉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主要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外阴阴道炎症。主要症状包括外阴阴道瘙痒、灼痛、性交痛、尿痛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凝乳样或豆腐渣样。部分女性的阴道中会有假丝酵母菌存在,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症状。如果长期使用抗生素,在妊娠期或患糖尿病时,机体免疫力下降,以及其他诱因使会阴部温度、湿度变化时,可导致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而引发疾病。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有助于身体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穿紧身化纤内裤。
    勤换洗内裤。内裤单独清洗,不混洗。用开水烫洗内裤及用过的盆和毛巾,在阳光下晾晒、干燥。
    不要使用肥皂、浴液、阴道冲洗液等清洗外阴或冲洗阴道,用清水清洗外阴即可。
    在患病期间尤其是症状严重时,患者要尽量避免发生性行为;如发生性行为应使用安全套。
    食物要多样化,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奶类、豆制品,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不吸烟,不饮酒。
    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保证睡眠时间充足。
    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运动,但以不引起劳累和不适为宜。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减轻精神压力。
治疗与康复
    该病容易复发,必须接受规范化治疗。
    遵医嘱用药。
    如果治疗后症状持续存在,要继续遵医嘱复查。
    性伴侣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患者治疗后病情没有明显好转或反复发作,或者性伴侣有症状,建议性伴侣再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治疗。
    避免因滥用抗生素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遵医嘱严格使用抗生素,但不要长期使用抗生素。
    糖尿病患者要遵医嘱积极治疗,控制血糖,尽量避免由于血糖升高引起阴道环境改变。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供稿)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