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药物渗出的原因及对策

2024-01-0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四版:健康促进 浏览:19207 次 【查看证书

□徐勇军

    静脉给药是临床药物治疗的重要给药途径,是患者治疗疾病、获得营养支持、平衡水和电解质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静脉给药是有创操作,药液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因此相较于其他给药途径风险更高。

静脉注射药物渗出的定义

    静脉注射药物渗出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腐蚀性或非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临床表现与分级

    临床上将药物渗出分为3期,即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静脉炎性反应期、组织坏死期。

    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表现为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

    静脉炎性反应期 表现为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水疱。

    组织坏死期 严重者皮肤出现紫黑色,如不及时处理,会发生皮下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甚至累及深层组织。

    根据肿胀范围的不同,药物渗出可分为5个级别:

    0级:无症状。

    1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2.5厘米,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在2.5厘米~15厘米,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3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15厘米,皮肤发凉,有轻度到中度疼痛。

    4级:皮肤发白、紧绷,有渗出,有瘀斑、肿胀,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15厘米,可出现凹陷性水肿,患者有中度到重度疼痛。

    我国《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药物渗出的原因

    药物因素

    1.药液的酸碱度、药物浓度、药物渗透压及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可引起血浆正常pH值(氢离子浓度指数)改变、血浆渗透压改变,使血管内膜正常代谢和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引起炎性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药物渗出。

    2.长期输入高渗性溶液、碱性药液、血管刺激性药液,可导致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

    3.环境温度、药液温度、药液中不溶微粒、输液量、输液速度、时间、压力及输液器针头的选择。

    医技因素

    1.静脉穿刺时血管选择不当。

    2.静脉穿刺技术差,进针未回血、针头脱出血管、拔针后针眼按压不当。

    3.缺乏责任心,未及时巡视静脉通道及穿刺部位、固定敷贴脱落未及时发现。

    患者因素

    1.在输液过程中,幼儿好动,输液部位难以固定,易发生药物渗出。

    2.老年人皮肤松弛、静脉血管脆性增加等,可导致针头移位,发生药物渗出。

    疾病因素

    1.患者血管的舒缩状态、静脉管壁是否发生痉挛、通透性是否增加等,均与药物渗出有关;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药物渗出。

    2.静脉压增高,如右心衰,全身静脉淤血、血管回流受阻,易发生药物外渗。

    3.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易发生药物外渗。

    4.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脆弱,难以穿刺,是药物渗出的危险因素。

药物渗出的防护

    1.输注刺激性大的药物时,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才能滴入药物;输注高渗性药物时,宜局部热敷,使血管的通畅性增加;持续输入血管收缩药时,应用留置针建立2条静脉通道,每隔2小时~3小时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2.输注高渗性、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宜选择粗大的静脉。穿刺时,避免在同一部位、长时间、多次穿刺,以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

    3.避免在关节活动部位及血管易滑动部位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固定好针头。对躁动不安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因为静脉留置针对血管刺激性小、易固定、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避免反复穿刺,可保护血管。

    4.正确拔针,避免血管损伤,提高血管的利用率,防止皮下淤血和再次输液时发生渗漏。注射完毕后,叮嘱患者按压穿刺点及其上方,直至穿刺点不出血为止,一般按压时间为5分钟~10分钟,切忌在按压处来回揉搓,按压的力度要适中。

    5.在输液过程中,若患儿哭闹,一定要检查注射部位,如果发现是高危药物渗出,要立即更换注射部位。

    6.在输注高警示药物时,要求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并进行自我观察。如果注射部位出现疼痛、肿胀,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作者供职于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