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帮扶让患者愿意在基层就医
2024-02-01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基层视角 浏览:20107 次本报记者 乔晓娜 通讯员 王景超 李孟雨
“我走路能走直了、走稳了,腿部也不麻木了,我就不用吃药了吧?”1月26日,南阳市卧龙区英庄镇卫生院执行院长高伟超带领医务人员入户随访时,李湖村村民赵某问。
原来,赵某曾因左侧肢体麻木、无力,来到英庄镇卫生院急诊科就诊。高伟超接诊患者后,经过查体及彩超检查,认为患者病情严重。高伟超立即开通卒中绿色通道,为患者做头颅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排除出血病灶,诊断其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经患者家属同意后给予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经过治疗,赵某痊愈出院。
“大叔,您现在恢复得不错,但是药还得继续吃,可以适当减量。在康复期间,您要坚持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定期测量血压、血糖。”随访结束后,高伟超叮嘱赵某。
2022年初,高伟超受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委派,来到英庄镇卫生院进行健康帮扶。高伟超通过走访调研,发现英庄镇距离南阳市区较远,并且急诊急救能力存在不足。于是,他与英庄镇卫生院负责人经过沟通,决定成立急诊科。
医疗的核心是医疗技术人才,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呢?对此,高伟超制定“请进来、送出去”发展战略:邀请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定期到卫生院坐诊,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培训;在卫生院选拔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到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学习,使之快速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加强卫生院医务人员和村卫生室医生的培训,带教做手术,规范诊疗流程、促进合理用药等;加强急诊急救、慢性病康复等工作,使卫生院服务能力得到提高;紧盯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疑难危重病再转诊”的目标,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
在急诊科成立之初,高伟超就坚持带头值班,遇到急危重症患者随时出诊,充分利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优质资源,不断完善急诊急救流程。在救治患者过程中,他发现仍然有一些急危重症患者舍近求远去上级医院治疗,耽误了最佳救治时机。因此,他建议卫生院公卫人员以老年人体检工作为突破口,引导群众对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在他的带领下,卫生院公卫人员通过下乡义诊,将体检、健康咨询和政策宣传相结合,为筛选出的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进行随访和用药指导等。
“患者的面色苍白、表情痛苦,血压较低,呈休克状态。”2023年一天清晨,英庄镇卫生院接诊一名持续胸闷、胸痛难忍1小时的患者,高伟超初步考虑其为心源性疾病,立即启动胸痛救治绿色通道,做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检查等,最终诊断其为急性心肌梗死,在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同时,安排救护车将其转诊至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证实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经过精心治疗后,患者痊愈出院。
如今,在英庄镇越来越多的急危重症患者选择在卫生院就诊,急诊科门诊已经救治近千人次的患者,多次抢救转运心脑血管病等危重症患者;先后治疗心肌梗死患者30余人次。英庄镇卫生院依托急诊科成立了胸痛救治单元、卒中救治单元、创伤救治单元。高伟超因健康帮扶业绩突出,先后获得卧龙区“优秀医师”“卧龙区最美医师”等荣誉。
“今后,我们将继续把健康帮扶工作做到实处,加大防返贫动态监测力度,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更好的健康保障,推动卧龙区卫生健康事业稳步发展;同时,不断完善健康帮扶措施,为基层培养更多的健康‘守门人’,助力卧龙区乡村振兴工作。”高伟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