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
家,是心灵的港湾。家风虽然无声无形,但是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浸润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灵,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精神导航。
时至今日,儿时风吹麦浪的场景仍跃然在脑海中。一望无际的麦田,在微风的照拂下,显现出金黄色的端倪。年过六旬的外公一手挥着磨得锃亮的镰刀,弯着腰划着整齐的弧线,脸颊布满了晶莹的汗珠。有时,外公会起身休息,面带微笑地看着希望的田野。外公经常一边教我割麦子,一边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小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你要牢记在心呀!”
随着时间的推移,收麦子已成为美好的回忆,但外公传递给我的精神财富,却一直伴我成长。
我的母亲虽然平凡,但是她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待人真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母亲总能不急不躁地迎难而上,成为我和弟弟心中的勇者。母亲一直鼓励我和弟弟要多读书,经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家境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父母尽力为我和弟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创造条件。母亲经常教育我,做人要学会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拿得起、放得下,明白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母亲的话深深影响着我。在工作中,我经常思考,作为助产士,该如何帮助产妇顺利分娩。我想,她们需要的是爱和陪伴。助产士的安慰和鼓励,对产妇来说就像一剂“镇痛药”,使分娩不再是痛苦的呻吟、嘶喊,而是力量、勇气的传递。
现在,我也做了母亲,更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记得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时,因为学拼音容易混淆,所以她学得很吃力。我问她:“你是不是很想学好拼音?”看见女儿面露难色地点了点头,我抱着她说:“妈妈和你一起学!”
当我准备带着女儿学拼音时,新冠疫情暴发,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第一时间提出前往一线工作的申请。丈夫非常支持我,让我安心在前线抗疫,家和孩子就交给他了。离家60天后,说不想家,那是假的,7岁的女儿、年迈的母亲,都是我内心的牵挂。
在抗疫期间,恰好遇上女儿7岁生日,当我与女儿视频时,忍不住流下了思念、愧疚的眼泪。女儿隔着屏幕想为我擦眼泪,她说:“妈妈,你不要哭,我长大了,会照顾好自己。我的拼音学得越来越好了。我和爸爸会一直支持你。”听了女儿的话,我充满了力量,这是爱和信心的传递!让我坚信,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心中有爱,世界就会变成温暖的人间!
如今,我已接近不惑之年,母亲也不再年轻,但母亲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拼劲儿却深深地影响着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努力践行着良好的家风,并传递给我的女儿。希望女儿做一个有梦想、能吃苦、敢拼搏、有担当的人!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