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抢救子宫破裂患者
2024-03-2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二版:综合新闻 浏览:16666 次本报记者 陈述明 通讯员 李伟琳
3月17日凌晨3时,濮阳市人民医院接到外院请求支援的电话:一名患者阴道大量出血,已经休克,需要转诊。
3时20分,患者被送到濮阳市人民医院。患者蔡某,37岁,既往2次剖宫产史,孕18周,因药物引产失败于16日18时接受胎儿钳夹术,术后阴道大量出血,服用止血药物后,阴道流血减少;17日凌晨1时再次出现阴道大量出血,且出现休克。
医务人员根据患者既往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考虑患者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失血性休克、子宫破裂、急性失血性重度贫血、疤痕子宫。患者到达手术室时,急诊科、检验科、超声科、输血科、产科等科室医务人员已经做好准备工作。
3时45分,多学科专家联合抢救,启动急救绿色通道,采取输血、补液等措施纠正失血性休克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术中,专家探查发现患者子宫下段膨大、浆膜层尚连续、表面紫黑色,透过浆膜层可见宫腔积血,切开浆膜层后大量积血块涌出,宫腔内残余部分胎盘组织、仍有活动性出血,子宫前壁肌层全部断裂,后壁肌层部分断裂。专家为患者清除残余胎盘组织,缝合子宫断裂基层。
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精神状态明显好转。3月20日,患者顺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