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求新”之路

2024-03-2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五版:中医要闻 浏览:22156 次 

本报记者 王 平  通讯员 孙晓兵  文/图

“我们这里的中医馆装修设计突出的是新中式风格,整体以暖色为基调,简洁大方,附近的居民和患者来了之后感觉温馨舒适,很有中医药文化味儿。”3月16日,记者在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城区分院(新城区湖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访时,该院院长郭向军说。
该院的中医馆入口处是一座原木色仿古门坊,“中医馆”题字出自平顶山市一位书法家之手;迎面影壁墙古朴厚重,走廊墙面上“医者仁心”“望闻问切”“子午流注表”等装饰品透露出浓郁的“中医味儿”,拐角处也被装点成了绿竹景观;针灸室、康复室、中西医结合科等诊室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墙上悬挂的“妙手神针”“上医治未病”等书法作品,既体现了传统中医药调理的良好作用,又增添了中医药文化气息。
在谈到中医药特色技术时,郭向军告诉记者,许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并没有很大的不同,关键是能否运用好中西医结合等多种治疗方法,真正为患者解除病痛;同时,把简单的医患关系用心转化为“亲情式的邻里关系”,打出一套“技术+服务+环境”的“组合拳”,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留在基层,实现分级诊疗的目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患者大多是慢性病患者,需要接受多次治疗。而该院坐落在示范区主城区内,周边机关单位多,就医选择也多,如何才能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和依从性?该院摸索出了一套“科普先行、技术为本、专科带动、注重细节”的方法,既履行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也促进了中医专科发展。近年来,该院坚持“走机关、下社区、进校园”,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如高血压病高危人群筛查、脑卒中筛查、中小学生常见病监测、老年人和幼儿园体检、妈妈课堂、社区义诊等活动轮番进行,既传播了健康知识,也吸引了很多患者前来就诊(如下图)。
“居民是否相信你,关键还得看你能不能给他解决健康问题。”郭向军告诉记者。以中医为例,该院中医馆配备了两名副高级职称中医专家和一名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坐诊,突出针法、灸法、中西医结合三大板块,主要方向集中在颈肩腰腿痛、失眠、慢性病调理和康复领域。副主任中医师张小峰擅长五行针灸,患者络绎不绝。
去年3月,平顶山市面临高考的学生张某出现严重的睡眠质量下降、焦虑、多疑、恐惧、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影响了学习效率。家长非常着急,带着张某辗转多家医院求医治病,但是治疗效果不佳。就在一家人为此犯愁时,一位好心人告知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城区分院(新城区湖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张小峰治疗此类疾病有“绝招儿”。张某在母亲的陪伴下找张小峰求治,被确诊为青少年情绪障碍。张小峰通过五行针灸疗法和耐心疏导,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治疗,患者基本恢复正常,最终考上了大学。
刚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修回来的主治医师李曼曼待人热情,是居民口中的“好大夫”,不但调理好了很多慢性病,还收获了多面锦旗,2020年被评为“平顶山市医德医风模范”。
去年12月,家住平顶山市卫东区的50岁居民李怀根(化名)患强直性脊柱炎,走路不利索,睡觉时翻身困难,经人介绍找到李曼曼求治。李曼曼采用针灸、走罐、督脉灸等治疗方法,很快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我们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病情,找准病因,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掌握好技术操作要领,在治疗疼痛及其他慢性病方面往往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目前,我们治好的患者数不胜数。”李曼曼说。
主治医师王盘的桌子上放着多个骨骼模型和中医脉络穴位图。在诊疗过程中,王盘经常利用模型和挂图,从解剖到病理,不厌其烦地讲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患者的依从性。
目前,该院中医馆已开展针灸、刮痧、拔罐、熏蒸、中药溻渍等多项绿色、安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除此之外,该院从健康筛查中分析居民疾病谱构成,有针对性地开设了女性产后康复、青少年脊柱侧弯等不良体态矫治训练、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慢性病管理、口腔等专科,同时,逐步配备了CT(计算机层析成像)、彩超、全自动生化仪、动脉硬化检测仪、足底扫描仪、生物反馈刺激治疗仪等多种医疗设备,有力地推动了专科建设。目前,该院是河南省基层高血压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平顶山市特殊儿童预防接种咨询评估中心、市残联康教中心康复协作单位、示范区妇女保健康复中心、示范区基层医生能力培训基地、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层实践基地。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营要符合自身定位,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郭向军说,要运用差异化思维,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方向,不断求新求变,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让患者“少花钱、看好病”;要注重日常精细化管理,使附近居民感到便捷、舒适、满意。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