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习惯与青少年心理健康

2024-03-30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妇幼健康 浏览:17235 次 【查看证书

 

□李倩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充满变化和挑战的阶段,而睡眠习惯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失眠,作为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警信号。本文将深入探讨睡眠习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青少年通常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青少年由于学业压力、使用电子设备等多种原因,往往晚睡早起,导致睡眠不足。这种不良的睡眠习惯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失眠是青少年常见的睡眠问题之一,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或频繁醒来,导致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失眠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失眠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密切相关。长期失眠会使青少年处于紧张、烦躁的状态,容易引发焦虑情绪。同时,睡眠不足也会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平衡,增加抑郁发生的风险。

    其次,失眠还可能使青少年出现行为问题。睡眠不足会使青少年更冲动、易怒,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此外,失眠还会影响青少年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决策能力,使他们难以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那么,如何识别青少年的失眠问题并应对呢?

    首先,家长和老师需要密切关注青少年的睡眠状况。如果发现他们经常抱怨难以入睡、白天疲劳或情绪波动等,应及时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睡眠情况和心理状态。

    其次,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至关重要。保持安静、舒适、温馨的卧室环境,限制电子设备的使用,制订规律的作息时间都有助于改善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家长和老师还可以引导青少年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在应对失眠问题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过多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这些物质会干扰青少年的睡眠节律,导致失眠问题加重。

    2.鼓励青少年参加适量的运动。适当运动有助于消耗能量,提高睡眠质量。但需要注意,运动时间不宜安排在睡前,以免过度兴奋影响入睡。

    3.营造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氛围。家长和老师应给予青少年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此外,已经出现失眠症状的青少年,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医生会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和青少年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总之,睡眠习惯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失眠作为预警信号,提示我们需要关注青少年的睡眠状况,及时识别并应对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改善睡眠习惯、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加强心理支持以及及时就医等,可以帮助青少年度过这个充满挑战的阶段,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科)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