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经方诊治方法

2024-04-11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临证 浏览:18124 次 


□张景祖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性疱疹和神经痛为主要特征。该病好发于春天和秋天,以成年患者为主,病程为2周~3周,患者在发病前几天往往感觉皮肤过敏和神经痛,可伴有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皮损初期患部先发生潮红斑,继而出现成簇而不融合的粟粒或黄豆大丘疹,沿神经呈带状分布。数天后水痘干结,愈后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神经痛是该病的显著特点,儿童患者疼痛轻微,老年患者疼痛剧烈,30%~50%中老年患者在皮损消失后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大部分患者痊愈后可获得永久性免疫。该病毒有亲神经的特点。初次感染对象是免疫力低下的儿童,病毒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后,潜伏于脊髓后根或脑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减退时(如感冒,恶性肿瘤使用化疗、放疗,外伤,月经期,过度疲劳等),神经节内的病毒被激活,引起带状疱疹。因此,预防该病,要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免疫力。中医称该病为“蛇串疮”“缠腰火丹”。长垣市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第三代传承人张华甫曾治疗过这样一位带状疱疹患者。
    初诊 孙某,女性,65岁。患者左下肢患丹毒十几年未愈,红肿疼痛,肿胀大如象皮腿,屡经治疗未愈,当地某医院建议截肢,患者未接受。今又兼患带状疱疹,除左下肢丹毒如上述症状外,又见疱疹自左胁下发生,逐渐向右侧发展,水疱成簇,横布如带状,剧烈疼痛如火燎,口苦,尿灼热,脉弦,舌红、苔厚腻。
    辨证 肝火肆虐、湿热下注。
    治则 泻肝解毒、凉血利湿。
    方药 龙胆10克,当归10克,赤芍12克,黄柏10克,生地20克,木通10克,黄芩12克,车前子15克,甘草10克,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紫花地丁20克。共5剂,水煎服,每天1剂。
    外用药 羌活3克,独活3克,生川乌、生草乌各3克,防风3克,苍术6克,薄荷3克,紫苏3克,桑白皮5克,艾叶3克,荆芥3克,金银花6克,连翘6克,威灵仙5克,黄芩3克,黄柏6克,甘草3克,菊花3克,白芷6克,炒栀子3克,花椒3克。共5剂。水煎3次,去掉药渣后留药液浸泡患处,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
    二诊 疱疹疼痛显著减轻,患者左下肢红肿自上而下逐渐消退,尿灼热及口苦减轻。上方黄柏用量增至15克,再服药10剂,每天1剂。
    三诊 患者带状疱疹全部消失,唯右下肢还有些红肿,其他消肿处皮肤发痒。效不更方,嘱咐患者继续服药10剂。
    随访患者,带状疱疹完全治愈,下肢丹毒减轻大半,后又开内服药和外用药联合应用,但踝骨仍有轻度肿胀没有消失。
    按语 该方药在龙胆泻肝汤基础上衍生而成。带状疱疹症状可见腰部、胸部、胁部、腹部发生片状的红色斑丘疹,迅速成为绿豆到黄豆大小的水疱,疱液初期透明,后来逐渐浑浊,水疱簇集成群,排列呈带状,疼痛如火燎。该方药也可用于治疗丹毒,为皮肤突然发红、色如涂丹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常发于头面部、躯干及四肢。疱群间如有出血点,可加入紫草;丹毒若在下肢,可重用黄柏,并加牛膝。
    (作者为河南省长垣市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第四代传承人)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