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多措并举 打造中医药强市

2024-05-1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五版:中医要闻 浏览:28439 次 
   5月9日下午,焦作市中医药强市建设大会召开,会上下发的《焦作市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计划从7个方面综合施力,计划到2025年中医药强市建设取得成效。
焦作市将建设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焦作市中医院综合实力,支持牵头组建焦作市中医院医疗集团,构建新型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发挥县级中医院骨干作用,加快推进3个县级中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计划到2025年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6个县(市)组建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覆盖人口不低于县域人口的30%。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网底,在完成省定25%“省示范中医馆”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进行提质升级,25个以上达到国家中医馆服务能力提升建设标准,建成2个以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西医结合示范项目。2024年年底,实现“乡乡有中医馆、村村有中医药服务”,提前完成国家10%以上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中医阁的目标。
提升服务能力建设
焦作市要推进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持续巩固焦作市中医院两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成果,依托中医康复科争创国家中医优势专科;推进中医治未病能力建设,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100%设置中医治未病科,推广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推进中医康复能力建设,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100%设置康复科,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10项以上中医药康复适宜技术;推进“体医融合”发展,推进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加强中西医协同,焦作市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建设标准化中医科室,建立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会诊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力争到2025年,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全部达到4级水平,支持县级中医院、中医馆、村卫生室依托医共体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和远程支持。
加强人才培养
焦作市要突出高层次人才引培,健全名医引进激励机制,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强化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推动全市更多高水平人才入选国家“岐黄工程”和省“仲景工程”人才培养项目;实施“怀川岐黄人才培养工程”,培养3名本土中医药领军人才、20名优秀中医药骨干人才,每年培养不少于30名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强化基层人才培养,持续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大力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支持依托焦作市中医院建设国医大师、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和“焦作市名医堂”。
促进产业发展
焦作市要加大“四大怀药”保护力度,出台《焦作市“四大怀药”保护和发展条例》;推动种植规范化和生产标准化,力争培育出1个~2个优质怀药品种;产业化推动怀药发展,培育一批市级和省级怀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创建产业强镇,优先推荐与怀药生产加工相关的村镇为省、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提升科研支撑和产品转化,大力发展现代中药;开展药食同源产品研发,拓宽食用范围,延长中药材产业链。多渠道提升产品知名度,加强对外交流宣介,组织怀药生产加工企业参加全国“农交会”、豫沪优质农产品对接会等农产品展销会,扩大怀药产品知名度。
推动传承创新
焦作市要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加强院地合作,鼓励引进和培养中医药研究型人才,增强中医药科研能力;加强中药制剂研发,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紧密结合本院中医药特色专科和名老中医临床实践经验;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省中医药科学院合作,研制和应用特色中药制剂,允许对报批和备案过的院内制剂,在医联体内流通使用,挖掘和保护民间中医传统技术。
开展文化传播行动
焦作市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场馆建设,遴选3个~5个市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20个中医药文化知识角;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播能力,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推动焦作市医疗机构与学校结对,遴选10所以上中医药文化特色校园。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焦作市要推动县级中医院牵头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进资源共享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中医药改革创新,完善中医药服务价格和医保政策。
(王正勋 侯林峰)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