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药安全使用指南

2024-05-30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浏览:14341 次 【查看证书

□赵士菊

随着季节的变化,发热成为许多人的健康隐患。退热药作为缓解发热症状的药物,其使用安全和有效性备受关注。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多人由于对退热药的了解不足,常常陷入一些误区,这不仅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退热药的主要作用及适用人群。退热药主要通过调节体温中枢,减少体内热量产生或加速热量散发,从而缓解发热症状。然而,并非所有发热患者都需要使用退热药。一般来说,轻度发热(体温低于38.5摄氏度)且无其他明显症状时,可通过物理降温等方式缓解;而中高度发热(体温高于38.5摄氏度)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时,可考虑使用退热药。此外,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使用退热药时需要格外谨慎,应遵循医嘱,避免自行用药。
那么,退热药有哪些常见误区及避免方法呢?
误区一:认为所有退热药都可以随意使用 事实上,不同退热药的成分、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各不相同。因此,患者在使用退热药前需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不良反应等。如有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误区二:盲目追求快速退热 很多人希望退热药能立即见效,但实际上,退热药的作用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显现。过于频繁地更换药物或加大剂量,可能导致服药过量,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在使用退热药时,应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
误区三:忽视退热药的不良反应 虽然退热药能有效缓解发热症状,但也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等。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退热药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些药物与退热药同时使用,会相互干扰,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在使用退热药时,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评估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的风险。
除了避免上述误区外,我们还应关注退热药的存储和使用方法。退热药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大家在使用时,应注意药物的保质期,避免使用过期药物;同时,要确保药物包装完好,避免受潮或污染。
值得注意的是,退热药只是缓解发热症状的手段之一,而非治疗疾病的根本方法。在使用退热药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多喝水、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等,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总之,退热药的安全使用对缓解发热症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充分了解退热药的作用、适应证、禁忌证和不良反应等信息,避免陷入常见误区。同时,我们还要关注身体的整体状况,通过调整生活习惯等方式提高身体免疫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退热药的安全有效使用,为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高唐县人民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