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的诊断与治疗

2024-07-11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乡医课堂 浏览:18134 次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通过飞沫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流脑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以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一部分患者可出现口唇疱疹。儿童患者及免疫力低下的成年患者症状相对较重。暴发型流脑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可迅速出现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死率极高。

病原学
    脑膜炎奈瑟菌属于奈瑟菌属,为革兰阴性双球菌。该菌仅存在于人体,可从患者的鼻咽部、血液和脑脊液中检出。该菌经飞沫传播,其产生的自溶酶能使细菌裂解。根据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脑膜炎奈瑟菌分为13个亚群,90%以上的病例由A、B、C 3个亚群引起。该菌对寒冷、干燥、热度等极为敏感,紫外线照射15分钟即可死亡。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是流脑的传染源。流脑流行期间,人群带菌率可达到50%以上,其中约10%为健康带菌者,而患者中以轻型和不典型者居多。
    传播途径 脑膜炎奈瑟菌主要通过飞沫直接由空气传播,传染期一般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3天。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对脑膜炎奈瑟菌易感染,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但是,不同的菌群及血清型的交叉保护作用较弱,故可再次感染发病。儿童发病率相对较高,感染后3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这与该年龄组鼻咽部携带率高有关。
    流行特征 流脑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我国南方地区的流行高峰多出现于3月~4月,而北方地区则多发生在4月~5月。此外,由于我国疫苗的广泛接种,流脑的流行强度和范围已经明显减小,但局部地区仍可出现小范围流行,周期性流行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脑膜炎奈瑟菌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首先在鼻咽部黏膜繁殖,多数情况下可被人体清除;但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细菌就会通过血脑屏障入侵人体,引发流脑。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软脑膜和蛛网膜的急性炎症性改变。血管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充满脓性渗出物,脑实质一般不受累。病变严重者,蛛网膜下腔脓性渗出物可累及大脑凸面矢状窦旁的皮质部分,发生化脓性栓塞,局部血管因脓性渗出物的压迫而发生局灶性梗死和点状出血。
临床表现
    该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能出现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乃至危及生命。根据病情的轻重,可将流脑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其中普通型流脑又可分为4期。
    普通型流脑
    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咽痛、鼻塞、流涕等,持续1天~2天。
    败血症期:突发高热、寒战、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中毒症状,幼儿可出现高热惊厥。皮肤黏膜可见瘀点瘀斑,多为针尖大小,分布全身,以肩、肘、臀等易受压处多见,色泽鲜红,压之不褪色。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痛、腹痛、呕吐等症状。
    脑膜炎期:颅内压升高症状更加明显,头痛剧烈,频繁呕吐,颈项强直,克尼格征阳性和布鲁辛斯基征阳性。部分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等症状。
    恢复期:体温逐渐降至正常,皮肤黏膜瘀点瘀斑逐渐吸收,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正常,但部分患者可出现智力减退、听力障碍、面瘫等后遗症。
    暴发型流脑
    暴发型流脑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休克型: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头痛、呕吐、皮肤黏膜广泛瘀点瘀斑,迅速出现昏迷、呼吸衰竭、休克等症状。休克型多见于儿童,病死率高。
    脑膜脑炎型:除上述脑膜炎症状外,患者还会出现明显的颅内高压症状,如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甚至出现脑疝而死亡。脑膜脑炎型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混合型:同时具有休克型和脑膜脑炎型的表现,是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病死率极高。
    此外,流脑还可能出现以下两种特殊类型。
    慢性败血症型:成年患者较为多见,常表现为间歇性发热、皮肤瘀点、头痛、呕吐等症状,病程迁延数月至数年。
    暴发型脑膜脑炎型:起病急骤,脑膜刺激征不明显,主要表现为高热、惊厥、昏迷,甚至出现脑疝而死亡。
    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可达10×109/升~20×109/升,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
    脑脊液检查:压力升高,外观混浊或呈脓性,白细胞数明显升高,分类以多核细胞为主。蛋白质含量升高,糖和氯化物降低。
    细菌学检查:取患者的脑脊液或血液进行涂片或培养,可发现脑膜炎奈瑟菌。
    其他检查:如免疫学检查、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等,有助于流脑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思路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流脑的诊断并不困难。在流脑流行季节,对于突发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等症状的患者,应高度怀疑流脑的可能。同时,应注意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了解患者的发病时间、当地流脑的流行情况等,对于诊断有重要意义。
    临床表现 重点关注发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颈项强直等症状。儿童患者的症状常不典型,需要密切观察。
    实验室检查 血象、脑脊液检查、细菌学检查等对流脑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疾病进行鉴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如脑脊液检查、病毒学检查、涂片检查及培养等。
治疗方法
    流脑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减轻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以及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对症治疗 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头痛剧烈者给予止痛药物,呕吐频繁者给予止吐药物等。
    抗菌治疗 尽早使用抗生素,以彻底清除病原菌,减少并发症。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对症支持治疗 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给予相应的治疗,如脱水、休克的治疗等。
    并发症的治疗 如果出现硬膜下积液、脑积水等并发症,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脑最有效的方法。我国目前使用的流脑疫苗主要有多糖疫苗和结合疫苗两种:多糖疫苗,适用于2岁以上的人群;结合疫苗,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人群。根据当地的流行情况,适时进行疫苗接种。
    药物预防 在流脑流行期间,密切接触者可口服磺胺嘧啶或利福平进行药物预防。
    加强卫生宣教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
    提高人群免疫力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人群的免疫力。
    总之,流脑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同时,加强预防措施的落实,提高人群的免疫力,也是预防流脑的重要手段。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处供稿)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