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感冒后咳嗽验案

2025-08-0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临证 浏览:23312 次 

□王思程

 

患者李某,女性,49岁。自述在过去一个月内持续咳嗽,症状反复。患者在当地某医院就诊,采用抗生素和化痰止咳药物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
初诊:患者咳嗽时痰液较少,遇到冷空气或刺激性气味就会剧烈咳嗽,夜间咳嗽症状加重,伴有咽喉干痒,没有发热症状,痰液也没有变黄,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象呈现弦紧的特征。
诊断:风寒犯肺证。
治则:宣肺散寒、润肺止咳。
方药:旋复花、炙麻黄、姜半夏、甘草、杏仁、苏叶、蝉蜕各6克,白芍、桔梗、紫菀、百部、白前各10克,沙参9克。每天1剂,水煎后分3次服用,连续服用7天。
二诊:患者服药7天后,咳嗽和咽喉干痒的症状有所减轻,但咽喉仍有瘙痒感,遇到冷空气刺激时还是会剧烈咳嗽。在原方基础上,增加了荆芥9克和地龙6克,患者继续服用7天。
三诊:患者咳嗽症状显著减轻,咽喉干痒的情况也明显改善。调整药方,继服3剂,巩固疗效。
随访发现,患者痊愈。
按语:患者感冒后咳嗽久治不愈,主要是因为在感冒初期,风寒之邪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解表处理,反而过早使用了清热药物,导致风寒邪气滞留在肺部,影响了肺的正常宣发和肃降功能,使肺气上逆引发咳嗽。治疗则采取温肺散寒、疏风祛邪的方法,配合宣肺降气止咳,并加入温润药物,防止过度辛散损伤正气,最终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