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出现肿胀和瘀青 如何应对

2025-08-12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五版:健康促进 浏览:15527 次 【查看证书


□李志腾

   拔牙是口腔科常见的治疗手段,术后出现肿胀和瘀青较为常见。虽然肿胀和瘀青会让人感到不适,但是只要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就能有效缓解。
    拔牙后出现肿胀和瘀青,主要与手术过程中组织受到创伤有关。牙齿生长在牙槽骨内,拔牙时需要分离牙龈、去除部分牙槽骨等,这会导致局部血管破裂、组织液渗出。血管破裂后,血液中的红细胞会渗入组织间隙。随着时间的推移,红细胞破裂分解,就会出现瘀青。组织液渗出会引起肿胀。一般来说,创伤越大,肿胀和瘀青的程度可能越明显。比如,拔除阻生智齿比拔除松动乳牙出现肿胀、瘀青的概率要高。
    术后24小时内是肿胀和瘀青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采用冷敷的方法能有效抑制症状。可以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或冰毛巾,敷在拔牙侧的面部,每次敷15分钟~20分钟,休息5分钟~10分钟后再继续,这样既能达到冷敷的目的,又能避免冻伤皮肤。冷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组织液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和瘀青。需要注意的是,冷敷时不要让冰袋直接接触皮肤,以免造成冻伤。
    在饮食方面,拔牙后2天~3天内应选择温凉、软烂的食物,如粥、面条、鸡蛋羹等,避免食用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过热的食物会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重出血和肿胀;过硬的食物可能会摩擦伤口,影响愈合;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伤口,引发疼痛和炎症。同时,进食时要避免用拔牙侧咀嚼,防止食物残渣进入伤口。
    口腔卫生也不容忽视。拔牙后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24小时后可以用温盐水轻轻漱口,每天2次~3次,这样既能清洁口腔,又能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漱口时力度不宜过大,以免冲掉伤口内的血凝块。血凝块对伤口愈合有一定作用,能保护创面、防止感染。若血凝块脱落,可能会导致干槽症等并发症,加重肿胀和疼痛。
    此外,拔牙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会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导致局部出血增多,加重肿胀和瘀青。
    一般情况下,肿胀会在术后2天~3天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消退,瘀青则会在1周~2周内慢慢消失。如果肿胀和瘀青持续加重,超过3天仍无缓解,或者出现伤口剧烈疼痛、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发热等症状,可能是发生了感染,应立即前往医院口腔科就诊。根据具体情况,医生会进行处理,如清创、抗感染治疗等。
    如何预防肿胀和瘀青?拔牙前,患者要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等,以便医生评估手术风险,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拔牙中,患者要配合医生的操作,不要随意移动头部,避免因配合不当增加手术创伤。
    总之,拔牙后出现肿胀和瘀青并不可怕。了解相关知识,术前做好准备,术中积极配合,可以减少肿胀和瘀青的发生。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曹县青菏卫生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