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瑞巴林的用药注意事项普瑞巴林的用药注意事项

2025-08-12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八版:健康促进 浏览:21703 次 【查看证书


□肖亦兵

双相情感障碍让患者经历情绪大起大落,如同坐“过山车”,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普瑞巴林作为一线治疗药物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笔者提醒,患者用药需要谨慎,勿擅自增减用药剂量或停药。
疾病概述
症状表现 双相情感障碍症状特点明显,含躁狂与抑郁两种发作状态。躁狂时,患者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等;抑郁时,患者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甚至有自杀念头。这两种状态交替出现,令患者痛苦不堪。
发病原因 双相情感障碍病因复杂,与遗传、生物学、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家族患病风险较高,还涉及神经递质失衡等因素,长期压力过大也可能诱发双相情感障碍。
治疗原理
作用机制 普瑞巴林是新型抗癫痫药,兼具镇痛和抗焦虑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与中枢神经系统中钙离子通道特定亚基结合,调节钙离子内流,减少谷氨酸等神经递质释放,以稳定神经细胞膜、抑制神经元过度兴奋,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治疗原理 双相情感障碍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相关,普瑞巴林可以调节其释放以恢复平衡,减轻躁狂和抑郁症状,稳定情绪、减少波动,还能抗焦虑,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效果
普瑞巴林疗效差异 普瑞巴林对双相情感障碍有一定疗效,可以改善患者躁狂、抑郁的症状,减少情绪波动,提高睡眠质量与生活功能。但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无明显作用。
与其他药物的联合使用 普瑞巴林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例如,普瑞巴林可以与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等)联合使用,增强对躁狂和抑郁症状的控制。同时,普瑞巴林也可以与抗抑郁药物联合使用,在治疗抑郁发作时发挥协同作用。
注意事项
遵照医嘱用药 普瑞巴林为处方药,须遵照医嘱规范用药。不少人未经专业诊断和指导擅自用药,甚至将其替代毒品,危害身心健康;部分青少年和成人出现抑郁时,自行服用普瑞巴林,导致剂量失控,引发死亡悲剧。因此,由专科医生依病情、年龄制定个性化方案,患者必须按时按量服用普瑞巴林,严禁自行增减用药剂量或停药,预防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 普瑞巴林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包括头晕、嗜睡、口干、体重增加等。这些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率因人而异。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普瑞巴林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例如,普瑞巴林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酒精、镇静催眠药)等合用时,可能会增强中枢抑制作用,导致呼吸抑制等严重后果。因此,在服用普瑞巴林期间,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其他建议
综合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不能仅仅依靠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规律,掌握应对情绪波动的方法,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同时,患者还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这些都有助于稳定情绪,促进身体康复。
定期复查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定期复查,还可以让患者得到医生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双相情感障碍发作时,患者如乘“过山车”,饱受情绪波动之苦。普瑞巴林在治疗上有一定潜力,帮助患者稳定情绪,但是必须严格遵照医嘱使用,不可擅自增减用药剂量,以免引发不良反应。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需要综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科学治疗与管理,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重归正常生活。
(作者供职于湖南省郴州市精神病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