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生活习惯 减少血压波动

2025-08-30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健康促进 浏览:27118 次 【查看证书

□吕崇英

血压是心血管健康的“晴雨表”,有不少人会遇到血压忽高忽低的问题(晨起血压正常、午后血压超标,或情绪激动时飙升、平静后骤降),这种波动不仅引发头晕、心慌,还会增加心肌梗死、卒中的风险。其实,血压稳定与否和日常习惯紧密相关,掌握以下日常生活技巧,就能有效调控血压。
控盐限钠能降低血管压力,规律运动可以让血管更有弹性,这是稳定血压的重要基础。高盐饮食是血压波动的“隐形杀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而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普遍超标。钠离子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血容量增加,进而升高血压;突然减少盐的摄入量又可能导致身体不适,引发血压偏低。控盐需要循序渐进,用柠檬汁、醋、葱、姜、蒜等替代部分食盐,减少酱油、咸菜等高钠食物摄入量。购买零食、加工肉类要查看营养成分表,避开高钠选项,坚持一两个月规律饮食,当身体适应后,血压波动会明显减少。长期缺乏运动容易导致血管弹性下降,难以应对血流压力变化,从而引起血压波动。突然高强度运动会引起血压快速升高。适度运动是温和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建议每周不少于5次,每次30分钟~45分钟,运动时心率保持在(220-年龄)×50%~70%。高血压患者若收缩压超16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需要先稳定血压以后进行适度运动。
规律作息,别让熬夜打乱血压节律,管理情绪别让怒气冲垮血压防线,这是维持血压稳定的关键环节。人体血压有“两峰一谷”昼夜节律(6时~10时、16时~20时血压较高,夜间血压较低)。熬夜或作息不规律会扰乱血压稳定,导致夜间血压升高、白天血压偏低。保证每天七八个小时的睡眠,尽量晚上10点半以前入睡,在睡前1小时不使用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泡脚、听轻音乐等方式帮助睡眠。若有失眠症状,患者应及时调整或咨询专科医生,避免依赖安眠药而影响血压稳定。紧张、焦虑、愤怒等情绪会促使身体分泌激素,导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使血压骤升。遇到压力时,先深呼吸(5次~10次)来平复情绪,也可以采取散步、冥想等方式释放精神压力。高血压患者要避免情绪激动,预防血压骤升。
正确监测,能掌握血压动态变化,为血压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有一些人仅在身体不适时测量血压,无法及时发现血压波动规律。正确监测能为调整生活习惯和用药方案提供依据,需要遵循“定时、定姿、定仪”的原则,即每天固定时间测量。坐姿测量血压:背部挺直、手臂与心脏同高,用校准过的电子血压计,每次测两三次取平均值。记录血压值,若持续波动或超正常范围(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要及时就医。
与其依赖药物临时控制血压,不如从日常生活习惯改变开始,为心血管健康筑起防线。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莱阳市沐浴店中心卫生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