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长期卧床 如何预防压疮

2025-08-30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五版:健康促进 浏览:18244 次 【查看证书


□纪敏

   老人因疾病或衰老长期卧床,其身体与床褥接触的部位可能悄悄出现红斑、破损,这就是压疮的早期信号。压疮是长期卧床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会增加老人的痛苦,还可能引发感染等严重后果。
    对于居家照护者来说,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压疮风险,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
    认识压疮:从皮肤的“求救信号”说起
    压疮是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后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的组织缺血性坏死。人体的尾椎、髋部、足跟、肩胛骨等骨骼突出部位是压疮高发区,持续受压超过2小时,就可能出现不可逆损伤。
    早期压疮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按压红斑不消退。若未干预,红斑会发紫、起水疱、破溃,严重时会深达肌肉、骨骼甚至引发败血症。照护者每天应至少检查老人全身皮肤2次,重点关注骨突部位。
    体位调整:打破持续受压的恶性循环
    对完全卧床老人应每2小时翻一次身,对肥胖或皮肤差的老人应缩短至1小时。翻身时采用轴式翻身法,头、颈、肩、腰、髋呈直线,避免拖拽。
    体位选择上,采用左右侧卧位交替姿势时,躯干与水平床面形成30度夹角,背部和膝下垫软枕;平卧位时,足跟垫软枕使悬空。防压疮气垫床不能替代翻身。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与滋润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但要避免过度清洁。每周用温水擦拭身体2次~3次,不用刺激性清洁剂,轻柔地清洁褶皱部位。
    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是压疮高危人群,尿液和粪便刺激会加速皮肤破损。照护者要及时为老人更换纸尿裤或床单,每次更换后用温水清洗老人的会阴部和臀部,并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再涂抹皮肤保护剂,形成一层保护膜。对于出汗较多的老人,要勤换衣物和床单,保持皮肤干爽。
    营养支持:为皮肤修复“储备原料”
    营养不良会阻碍压疮愈合,充足的营养能增强皮肤抵抗力。卧床老人需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牛奶等;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对于进食困难者,可进行鼻饲或帮其摄入营养补充剂,同时鼓励多喝水。
    环境优化:从床褥到衣物的细节把控
    合适的床褥和衣物能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压迫。床垫不宜过硬或过软,过硬会增加局部压力,过软则会使身体下陷,增加接触面积。可选择透气性好、有一定支撑性的防压疮床垫,如充气床垫或泡沫床垫。
    老人应选择宽松、柔软、吸汗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紧身衣或化纤衣物,以防摩擦皮肤。床单要保持平整、清洁、无褶皱。更换床单时将老人轻轻抬起,避免拖拽。
    特殊情况的应对:警惕隐形风险
    对于使用轮椅的老人,要注意每隔30分钟协助其变换姿势,或在轮椅上放置减压垫。老人久坐时,可教其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如抬臀动作,每次持续5秒~10秒,每小时5次~6次,以促进血液循环。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