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的应对策略
2025-08-30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五版:健康促进 浏览:23358 次 【查看证书】
□范英君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经历过腹痛。有一种腹痛比较特殊,是由阑尾炎引发的。阑尾炎作为最常见的急腹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发腹腔内粘连、肠梗阻,甚至引发腹腔感染(如腹腔脓肿、内外瘘形成和化脓性门静脉炎)。由于有时阑尾炎会合并上腹部不适,因此很容易和胃病等其他疾病混淆。
为什么会发生阑尾炎
阑尾是位于盲肠末端的一段细长管状器官,看似不起眼,却容易出大问题。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淋巴滤泡明显增生,可能阻塞阑尾管腔,这种情况在年轻人中较为多见。粪石等是导致阑尾管腔阻塞的常见原因。食物残渣等进入阑尾后,逐渐形成粪石,进而堵塞管腔。一旦管腔发生阻塞,阑尾分泌的黏液就会无法排出,导致管腔内压力升高,影响阑尾壁的血液循环,使细菌乘虚而入,引发感染。另外,蛔虫、肿瘤也会导致阑尾管腔阻塞。
注意身体发出的“警报”
阑尾炎的典型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起初,疼痛常出现在腹部中间偏上,而后逐渐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这是阑尾炎较为特殊的疼痛特点。同时,患者可能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因此,很多患者会误认为是胃病。病情严重时,阑尾穿孔可引发腹胀、排气排便减少或停止,阑尾根部穿孔可导致腹泻。急性感染可能引起发热、乏力、心悸等全身症状。如果炎症刺激盆腔,会出现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症状可能有所差异。比如:小儿的阑尾炎症状不典型,病情发展较快;老年人的阑尾炎症状较隐匿,容易延误治疗。
精准揪出疾病“元凶”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了解腹痛的起始部位、性质、转移情况等,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医生还会通过一些特殊的检查方法(如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等)来辅助诊断。此外,实验室检查也必不可少,在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肿大的阑尾或阑尾周围脓肿,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阑尾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为诊断提供有力依据。需对阑尾炎和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右侧输尿管结石、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等进行鉴别诊断。根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医生可确诊阑尾炎。
应对策略
一旦确诊阑尾炎,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阑尾切除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需要注意的是,阑尾炎保守治疗后有复发的可能,如果病情加重,患者仍需手术。
如何预防阑尾炎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减少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发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此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也有助于预防阑尾炎。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