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毒清胶囊 养血润燥 祛风止痒
2025-09-02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乡医课堂 浏览:18604 次□尚学瑞 尚方剑
天气炎热出汗多,很容易诱发皮肤病。有一款中成药叫湿毒清胶囊,是许多人心目中皮肤病的“克星”,但有的人用了有效,有的人用了却无效甚至病情加重,其中的缘由是什么?下面笔者就来解读一下。
组成与功效
湿毒清胶囊是广西康臣玉林制药公司研发的,曾获国家发明专利,并被列为保护品种。本药首载于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六册)》,后被多版药典收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该药选用地黄、当归、丹参、蝉蜕、苦参、白鲜皮、甘草、黄芩、土茯苓等9味中药,将黄芩、土茯苓粉碎成细粉,其余地黄等7味中药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经滤过、浓缩、加乙醇、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等程序,与上述粉末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即得。本药有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之功,用于血虚风燥所致的风瘙痒,症见皮肤干燥、脱屑、剧烈瘙痒、遇热易发作、入夜尤甚、夜寐不安,过度搔抓后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湿疹化、苔藓样变等,舌淡苔白,脉弦细。药理学研究发现,本药有抗炎、止痒、抑菌和免疫抑制等作用,临床上也用于皮肤瘙痒症、湿疹、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粉刺、白癜风等皮肤病属血虚风燥者。
风瘙痒亦称痒风,是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中医认为,其主要病机是营血不足、生风化燥、肌肤失养,也常伴湿毒浸淫。盖平素体虚,或久病,或情志内伤,或肝肾不足等,均可耗伤营血。血虚易生风、化燥,而“风胜则动”“风盛则痒”“燥胜则干”,故出现皮肤瘙痒、干燥诸症。本药虽名“湿毒清”,但重点针对血虚风燥。方中地黄甘寒质润,可泄热凉血、养阴润燥;当归甘温质润,擅长补血活血,二者重用为君药。苦参、白鲜皮、土茯苓、黄芩可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丹参清热凉血,活血祛瘀,共为臣药。蝉蜕祛风止痒,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又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伍,重在养血润燥,辅以祛风止痒、除湿解毒、清热凉血,使营血得补,风燥得除,湿毒得清,而肌肤瘙痒、干燥诸症可愈。
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还有一些以“湿毒清”命名的外用中成药,如湿毒清软膏、苗药湿毒清等,这些药与本药的成分、功效有异,不可混淆。
服法及禁忌
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浅黄棕色至棕褐色的粉末,味微苦。每粒装0.5克,口服,一次三四粒,一日3次。目前市售的同成分品种还有片剂,请按说明书服用。
患者服用湿毒清胶囊期间,忌烟、酒和辛辣、海鲜之品,不宜同服温热性药物。孕妇禁用湿毒清胶囊。辨证属于湿热俱盛或火热炽盛者,慎用湿毒清胶囊。糖尿病、肾病、肝病、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不适用湿毒清胶囊。儿童、老年、哺乳期妇女及其他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湿毒清胶囊。如果患者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作者尚学瑞供职于河南省辉县市中医院,尚方剑供职于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