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无阻5小时 专业守护+暖心相助
2025-09-02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二版:综合新闻 浏览:28211 次通讯员 李 岩
“真是太感谢你了。你顶风冒雨来家里帮我处理伤口,后来还帮我解决了办理诊断证明的难题,让我们少跑了好多冤枉路。”近日,家住鹤壁市的车祸患者王先生及其家属握着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国际伤口治疗师、造口伤口专科护士李敏的手,激动地表达着感激之情,还特意送上一面锦旗。
半年多前,王先生不幸遭遇车祸,不仅右腿骨折无法行动,更因肠破裂紧急在外院接受了肠造口手术。术后,他出现感染性休克,被紧急送至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经过医务人员的全力救治,王先生的病情趋于稳定,出院回家休养。
本以为术后能逐渐恢复,没想到出现了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并发症——造口周围皮肤与肠黏膜之间出现裂口。这种并发症不仅极易引发感染、渗漏等严重问题,更让日常护理的难度陡增。另外,王先生的家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去医院造口伤口门诊换药,对于行动不便的他而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日常护理缺失,会让伤口时刻暴露在感染风险中,这让王先生及其家属焦虑不已。
李敏得知王先生的困境后,心里始终牵挂着他。“患者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责任,不能因为路途远就不管不顾。”李敏暗下决心,要将专业的护理服务延伸到患者家中,为王先生解决燃眉之急。她提前收拾好专业护理箱,将无菌敷料、消毒用品等一一清点妥当。出发当天恰逢恶劣天气,狂风裹挟着密集的雨点,高速公路也临时封闭。
为了不耽误对王先生的护理,李敏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决定绕行普通公路(需要多绕行约40分钟)。普通公路路况复杂,且受天气影响,路面湿滑难行。这些困难都没有阻挡住李敏的脚步。“只要患者能得到及时护理,再难走的路也值得。”她想。
历经波折抵达王先生家中后,李敏立刻投入护理工作中。她先对王先生造口黏膜分离的程度、周围皮肤状况以及渗液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估,然后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在有限的居家环境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开展护理工作。她轻柔地为王先生清洁创面,精准处理分离区域,并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进行覆盖,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生怕因操作不当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
在护理的过程中,李敏耐心地向王先生及其家属讲解居家护理的要点、日常观察的注意事项以及遇到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法,手把手地教患者家属正确进行基础护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专业知识传递给他们,为这个充满焦虑的家庭注入让人安心的力量。
交谈中,李敏偶然得知患者家属正在为无法及时获取申请大病救助所需的诊断证明发愁。她深知这份诊断证明对王先生后续治疗以及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重要性,当即主动提出:“别担心,诊断证明的事情交给我来办吧,省得你们再跑一趟。”随后,李敏当场与患者家属仔细沟通,确认了办理诊断证明所需材料的具体要求,并郑重承诺,返回医院后会第一时间联系王先生的主管医生,协助办好诊断证明,下次上门换药时再交给他们。
返程的路同样艰难,湿滑的路面、昏暗的灯光,加上一天的护理工作,李敏感到格外疲惫。但想到王先生的伤口得到了妥善处理,其家属的焦虑也缓解了不少,她又充满了力量。李敏回到家中时,已是深夜12点。
李敏的热心帮助,彻底解决了王先生一家的烦心事。这份超出职责范围的暖心帮助,让王先生及其家属深受感动,也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医务人员的温度。
“作为一名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不仅要做好护理工作,更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感谢,李敏谦逊地说,这只是她工作中很平常的一件事。而在王先生及其家属心中,李敏风雨无阻上门护理、主动帮助解决难题的举动,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医患关系,成为患者康复路上最温暖的依靠。
简介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造口伤口护理门诊成立于2018年6月,现有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7名。其中国际造口治疗师4名、国际伤口治疗师2名、国际失禁专科护士1名,国家级造口伤口专科护士1名。擅长各种造口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以及各种急慢性伤口(如压力性损伤、动静脉溃疡、糖尿病足、切口不愈等)的诊断与处理。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造口伤口护理门诊是豫北首家造口门诊,新乡市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重点学科、新乡市创面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新乡市组织再生医学临床转化与智能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中-欧EWMA(欧洲伤口管理协会)(河南)国际伤口治疗师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全国肠造口护理联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