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肺癌年轻化 五类情况应警惕
2025-09-0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二版:综合新闻 浏览:15696 次本报记者 朱晓娟 通讯员 张晓华
15岁的男孩涛涛(化名)因咳嗽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被确诊为肺癌。专家提醒,肺癌呈年轻化趋势并非偶然,而是多种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叠加引发的。
15岁少年确诊肺癌
前不久,涛涛因不明原因咳嗽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就诊。胸部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发现右肺上叶有一个直径1.1厘米的磨玻璃结节。更令人揪心的是,结节内有毛细血管穿行,还有小空洞。在影像学上,这是非常典型的早期肺癌表现。
涛涛父母第一时间向医生表达了治疗意愿。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胸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杨军峰带领团队为涛涛完整切除了病灶。术后病理确诊为微浸润性腺癌。
在很多人眼里,肺癌似乎是“老年人的病”,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得肺癌?杨军峰解释,肺癌确实在中老年群体中更常见,但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临床上有不少30多岁、20多岁甚至10多岁的肺癌患者。
在涛涛的身上,有着不少年轻肺癌患者的“共性”:从小体质偏弱,容易感冒、咳嗽;饮食不规律;运动量少,缺乏锻炼;学习压力大,经常熬夜,睡眠质量也不好。
另外,涛涛有亲属患过肺癌。家庭成员中有人吸烟,他长期生活在二手烟环境中。虽然涛涛自己不抽烟,但是肺部长期处于慢性刺激状态,加上发育尚未完全,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
五大致病因素需要警惕
杨军峰提醒,与肺癌相关的几个危险因素,在年轻患者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长期暴露于烟草环境,即使自己不吸烟。香烟中的有害成分已经明确与肺癌高度相关,二手烟甚至三手烟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很多青少年还尝试吸电子烟,其中的尼古丁、溶剂气溶胶对肺部同样有害。
厨房油烟和空气污染长期刺激肺。在煎、炒、爆等高温烹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油烟。油烟含丙烯醛、苯并芘等致癌物质。长时间处于油烟环境,尤其是肺发育还没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容易造成不可逆的慢性损伤。
此外,PM2.5(大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汽车尾气、工业污染等空气污染物中的细颗粒物也会沉积在肺泡内,引起氧化应激,干扰DNA(脱氧核糖核酸)修复,诱发癌变。
家族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肺癌,即使本人生活方式很健康,自身肺组织也有可能存在易感性。有研究显示,肺癌家族史会让发病风险明显升高,可能与某些基因突变有关。这种遗传风险在青少年身上更敏感,出现得可能更早。
长期免疫力低下,身体“防守能力”下降。很多青少年因为学习压力大、熬夜多、饮食不规律、运动少、情绪焦虑等,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免疫系统是人体对抗癌变细胞的“防火墙”,一旦免疫力下降,癌细胞更容易逃脱免疫监测,从而生长扩散。尤其是从小体质差、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的孩子,肺部处于炎症反复状态,久而久之可能埋下病变的种子。
不重视体检,小病拖成大病。临床上,许多年轻肺癌患者最初没有明显症状,不重视体检,从而没被及时发现。
如果有以下情况,建议定期进行胸部CT检查:家中有肺癌或其他肿瘤病史;长期暴露于二手烟或厨房油烟中;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身体免疫力差;经常感冒、咳嗽,或者反复胸闷不适。
杨军峰说,早期发现的肺癌多为单发、边界清晰、呈磨玻璃样的结节,有些为微浸润病灶,处理及时往往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