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晓娟 通讯员 牛鹏磊
“腿抬起来,再高一点儿。手慢慢向上举,很好,再坚持一下……”“等这组治疗做完胳膊就不那么疼了……”9月的一天,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康复医院治疗大厅里,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康复医疗器械上,数名患者正专注地接受康复训练。
已是花甲之年的张跃华,曾担任康复医院院长兼康复医学科主任。他仍然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在病房与治疗室之间穿梭忙碌着,坚守在自己热爱的康复事业阵地上。
深耕不辍
筑牢康复“生命线”
张跃华的从医路,始于对村民病痛的共情。1981年,眼见村民被疾病困扰、愁眉不展,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毅然报考了医学院校。
1986年,从河南中医药大学(原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张跃华顺利入职三门峡市中心医院。1996年,他将研究方向聚焦中医与康复领域;2004年调入神经内科后,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成为他深耕的专业。
张跃华深知,成为一名优秀的康复医生,仅有热情远远不够,过硬的专业本领才是底气。为此,他把所有空闲时间都投入中医治疗与康复知识的学习中,不断给自己“充电”。2013年年初,医院决定成立康复医学科,他毫不犹豫地转战这一领域,扛起科室负责人的重担。
科室刚成立时,张跃华便立下“1年打基础,3年成规模,5年上档次”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连续3年吃住在科室,团队成员也跟着起早贪黑、加班加点,齐心协力为患者减轻痛苦。
“我们科汇聚了各类专业人才,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专业的有机协作大大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谈及团队,张跃华言语间满是自豪。
十多年过去了,在全科医务人员的不懈奋斗下,康复医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蜕变为如今的康复医院,形成了以神经康复、骨伤康复、重症康复、脊髓损伤康复、疼痛康复、心身康复为主,以规范化康复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的康复治疗模式,先后被评为市级重点专科、河南省重点中医专科、全国综合医院中医工作示范单位等,成为守护患者健康的坚实堡垒。
“之前我总觉得康复没用,摔断腿后在这治了3个月,现在能自己拄拐走路了!”正在做腿部训练的王先生抹了把汗,笑着说,“张主任教了我正确的训练动作,要是没有他,我可能现在还在床上躺着呢!”
悬壶破困局
授业育良医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张跃华带领团队不断挑战康复技术难题,为患者带来希望。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是困扰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这一问题,他引入并改良球囊扩张术,再结合针灸治疗,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吞咽功能,还大幅缩短了康复周期。
“我老伴儿中风后连水都咽不下去,只能靠胃管进食,当时都快绝望了。”患者家属李女士红着眼眶回忆,“张主任说能治,用球囊扩张术加针灸疗法,治了一个多月,老伴儿就能自己喝粥了!我们全家都特别感激他。”
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方面,张跃华团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采用间歇导尿结合中医药调理的方法,不仅降低了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还帮助众多患者恢复了自主排尿功能,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
李先生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因外伤导致脊髓损伤,长期留置导尿管且反复尿路感染,经张跃华团队3个月的系统康复治疗后,成功拔除导尿管,实现自主排尿,最终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
“我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家里的累赘,现在能正常上班、照顾孩子,真的要感谢张主任。”李先生激动地说。
作为科室带头人,张跃华十分重视对青年医生的培养。他坚持每月组织两次病例讨论和业务学习,指导青年医师进行技术操作,为他们创造更多提升机会。在他的悉心培育下,不少青年医生迅速成长为科室业务骨干:青年医师、科室副主任熊玉鑫主持开展的“中医综合干预措施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临床研究,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吞咽功能;她还在河南省首届老年医学康复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一等奖。治疗师程艳秋也多次参加省级以上康复竞赛并获奖;此外,她还专注于卒中后失语症的康复治疗,通过引入Rosenbek八步治疗法(一种治疗言语失用的方法)结合言语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妈之前说不出话,程医生用这种言语疗法帮她训练,现在她能简单地说‘谢谢’‘吃饭’了!”患者家属张先生说,“张主任带出来的医生都特别有耐心,每次训练都很细致,我们特别放心。”
不抛弃不放弃
让生命重获尊严
“不放弃任何一位患者”,这是张跃华坚守的信念。2021年春节刚过,他接到一位特殊的患者——一名中年男子因脑血管疾病先后被下了6次病危通知,家属心灰意冷,甚至想放弃治疗。
看着昏迷不醒的患者和其以泪洗面的家属,张跃华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患者。
在随后的6个月里,张跃华带领团队为患者制定并实施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家属也全力配合。他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督导患者康复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艰难漫长的治疗,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
“当时医生说患者可能醒不过来,我们都做好最坏的打算了。张主任天天鼓励我们,还不断调整治疗方案,现在我爱人能自己吃饭、扶着东西走路,真的太不容易了!”患者妻子哽咽着说,“张主任不仅是医生,更像是我们的家人。”
“看到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一天天好起来,我和团队成员打心底里高兴。”谈及这份成就感,张跃华的语气令人动容。
张跃华常说,康复医学是“功能医学”,更关注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功能障碍,其核心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让他们能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
“临床医学给健康以生命,康复医学给生命以健康。康复不仅要让患者活下来,更要让患者活得有尊严、有质量,让行动不便、生活质量下降的患者都能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张跃华说。
“医乃仁术,德者居之。”这句话精准诠释了张跃华的从医理念。面对患者,他用仁心仁术守护健康;面对专业,他严以律己、精益求精。在康复事业的道路上,张跃华不断超越自我,带领团队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用行动诠释着一名康复医生的使命与担当。